去年12月捐了10万元,一周前又来捐了8万元,一名中年男子接连两次给青医附院捐来18万元巨款,要定向救治家庭贫困患白血病的孩子们。“这名中年男子坚决不留姓名和联系方式,只说曾经受恩于青医附院,现在要回报社会,经过我们财务部工作人员再三要求,他也只是留名‘青岛人\’。”昨天上午,青医附院儿内科教授谷仁凯对早报记者说,“青岛人”让医院来确定救助孩子的名单,所以他们决定请早报介入监督,也算给神秘捐款人一个交代。
4个多月连捐两笔款
说起中年男子捐款的善举,负责医院白血病基金工作的谷仁凯教授和青医附院小儿血液科主任孙立荣都很激动。“我清楚记得他捐第一笔钱是去年12月19日,当时是个星期五的下午。”谷仁凯教授告诉记者,规划财务部工作人员见捐款数额巨大,立即给他打来电话,而每周五下午医院要给各科室负责人开会,他和孙立荣主任都在开会,没法去见捐款人。
因医院动用捐款救助患儿时,都会尊重捐款人的意愿,谷教授通过财务部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与中年男子说明此事,捐款男子说会抽空再到医院找他商量救助人员名单,但执意不留电话。“那名男士来过一次医院,但我凑巧不在医院。”谷教授说,因没有捐款男子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无法与他取得联系,医院也始终没敢动那笔10万元捐款。
不料一周前的星期一,那名中年男子又到医院捐款8万元,遗憾的是谷教授又与中年男子 “擦肩而过”。“当时我正在东院区看专家门诊,排队的病号特别多,我根本无法抽身过来,而孙主任正在上海出差。”谷教授不无遗憾地说。
捐款男子留名“青岛人”
在医院规划财务部,谷教授向记者展示了为捐款男子开具的捐款发票,记者注意到两张发票户头均署名为“青岛人”。两次接收捐款男子捐款的是规划财务部工作人员李倩,她向记者描述了这名男子的外貌特征和捐款场景。
“他个子1.75米左右,身穿黑色皮夹克,留着三七分头,说一口标准普通话,看上去40多岁,一看就像个儒雅的生意人。”最让李倩记忆犹新的是捐款男子的“米奇”手提袋,因为她也很喜欢用米奇品牌用品。“第二次他是用米奇手提袋装着8万元现金来捐款的,第一次捐款10万元也是用手提袋装着现金。”李倩回忆说。
“我们让他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后使用捐款时好联系他,但他坚持不留。后来我们说开具发票需要户头,让他说个名字,他说那就写个‘青岛人\’吧。”李倩拿出两张署名为“青岛人”的感谢状给记者看,她说因为没有捐款男子的任何信息,这两张早已开好的感谢状也迟迟无法送出。
“青岛人”称曾受恩于青医附院
捐款男子缘何要捐这么多钱?为何又连续两次到青医附院捐款呢?记者的疑问,同样也发生在青医附院规划财务部的工作人员身上。“我们问他为何要捐钱?他说以前自己曾受恩于青医附院,现在有能力了也要回报社会,奉献爱心,但对具体如何受恩于医院,他闭口不谈。”李倩说。
“青岛人”第二次捐款8万元时,谷教授也通过财务部工作人员电话与他进行了通话。“他问我第一笔捐款开始使用了吗?我说因为没征得他同意,所以一直没动那笔捐款。”谷教授告诉记者,“青岛人”笑着说医院对他如此尊重,他很感动,他说自己做生意经常出差,医院不用和他商量受助者名单,他完全相信医院,医院可根据病人病情自行决定受助者名单,尽快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白血病患者。
谷教授介绍说,医院对此很重视,他已经和相关科室的专家交流了意见,将按照捐款男子的意愿,尽快动用善款救助急需救治的白血病患儿。 记者 锡复春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助残”是福利彩票发行宗旨中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青岛市安排福彩公益金9780万元投入助残各个领域,从孤残儿童事业、资助特殊教育事业,到开展残疾人安居工程让残疾人幸福安居以及建设残疾人之家。从20...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