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接到 “北京民警”打来的电话,李女士成了对方口中的“犯罪嫌疑人”,被要求将存款转到“公安部门账号”内配合调查。李女士查询北京114查号台后,发现对方号码确实属于警方所有,而且电话中还有对讲机接警时发出的声音,这些都让她真假难辨。“骗子使用了改号软件、背景声,市民对这一变化要提高警惕。”青岛市公安局民警昨天介绍说。
针对李女士的遭遇,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办案民警对犯罪分子使用的犯罪技巧进行揭秘。民警介绍,骗子在对李女士实施诈骗时,一共使用了3招。第一招就是利用市民对“114”的信赖心理,使用“改号软件”更改来电显示号码,在此案中“刘警官”拨通李女士手机后,“刘警官”特意要求李女士使用“114”查询核实其身份,李女士使用固定电话拨打了北京“114查询台”,发现自己接到的电话号码确系北京市公安局办公电话。
民警表示,现在很多犯罪分子使用“改号软件”,该软件可随意设定来电显示号码,使市民见到的来电号码系公安局、检察院等政府机关办公电话,增加了行骗的隐蔽性。“市民可以挂掉电话回拨这一号码,就可以辨别真伪。”民警说。
第二招就是使用电话背景音增加骗术的可信度。在“刘警官”与李女士通话时,李女士就是听到对方电话中有使用对讲机接警及电脑键盘敲击的声音,使李女士感觉对方确实是公安局办公室内打电话。“警方办案一般会与涉案人员直接接触,不会通过电话与涉案人员沟通。”民警说。
骗子使用的第三招就是利用市民涉案的恐慌心理。这个自称“刘警官”的犯罪分子称李女士涉及犯罪活动,并将李女士称为“犯罪嫌疑人”,直接造成她的恐慌心理,就是要影响李女士的判断能力。“李女士的做法就非常好,在真伪难辨时,她到派出所来询问。”民警说,市民遇到类似情况也可以拨打110或到附近的派出所咨询。
(段海鹰 王建华 刘人斐)
新闻推荐
来自农村,却在渐渐远离农村,对农村愈来愈陌生,很难再回归农村;在城市工作,却很难在城市生活,难以融入城市。这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写照,特殊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游走于城市的边缘,却不愿回归于陌生的家...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