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老年生活报创办背后的故事,老年生活报创办背后的故事

来源:老年生活报 2010-06-18 04:41   https://www.yybnet.net/

青岛市委组织部长、市老年体协主席王衍宝同志,是老年生活报的创办人之一。近日,他讲述了报纸创办的幕后故事。

萌发办老年报的念头

1984年,时任青岛市委组织部长王衍宝被任命为市老年体协主席。两年后,他根据工作需要创办了一份小报——《老年体育报》。由于报道面狭窄,不能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报纸不久后便停刊。后来,他产生一个想法:青岛市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最好能给老年人办一张老年报,引导老年人颐养天年。1987年,他把想法向市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市领导认为现在条件不成熟,建议等一等。

王衍宝一面等待时机,一面做调查研究,先后走访了市委老干部局、市人事局、市老龄委等部门。听取部门领导对办老年报的意见和建议。

一次,他把自己的想法与青岛日报社的同志交流,大家纷纷出主意想办法。不久,王衍宝再一次向市领导汇报并提出:日报社副总编张德英同志马上要离休,他可以组织一批老同志办老年报。条件成熟了,这一次,市领导同意办报。

老年生活报正式创刊

当时,市老龄委副主任王恒顺当即表态支持办老年报。张德英把办报的任务接下来,并很快选定了15名离退休老同志,于1993年5月3日组建了老年生活报社。6月20日,老年生活报出版了第一期试刊号(四开四版小报),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大家奔走相告,老干部、老工人纷纷到报社要报纸到街头宣传出售。第一期试刊成功后,不久出版了第二期试刊,并为创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作为老年生活报管委会领导成员和顾问,王衍宝跑上跑下,积极筹备。经市委和市老龄委同意,1993年7月1日老年生活报正式创刊,并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

报纸走向全国

报纸办起来了,为了申办省刊号,王衍宝与张德英一起到原省委书记王金山家中汇报创办老年生活报的情况,王金山听后很高兴。他提出,老年生活报要立足青岛,面向全省,走向全国,你们回去向市委汇报,如市委同意,就作为全省的老年报来办。

根据王金山同志的意见,省新闻出版局很快就批准创刊。

创刊不久,省老龄委党组就把张德英和时任青岛市老龄委主任王恒顺同志约到泰安。开会研究确定,老年生活报由省老龄委和青岛市老龄委主管主办,成为省直属报刊系列之一。

老年生活报创刊后,发行量逐年上升,除了省内各地,全国28个省市都订有老年生活报。1995年5月,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发给了老年生活报全国统一刊号。

17年风雨历程

办报初期,老年生活报白手起家,王衍宝就协同老领导王今吾、胡延森向省市财政部门提出拨款要求。在他们的大力协助下,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先后拨款50多万元,市有关部门作为管委会成员单位每年拿出10万元左右。这些经费推进了老年生活报的发展与壮大。

2000年10月,老年生活报并入青岛日报社后,王衍宝依然关心和支持报纸的发展。如今,87岁的他每期坚持阅读老年生活报,经常给深爱着的老年生活报写文章作诗。 李延春

新闻推荐

老同志将享受精神养老专业化服务,老同志将享受精神养老专业化服务

青岛军休服务管理创新实现突破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年生活报创办背后的故事,老年生活报创办背后的故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