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醉驾入刑”:公职人员没有理由搞特殊

来源:济南时报 2010-12-23 08:57   https://www.yybnet.net/

作者:时报快评

□张楠之

刑法拟增设“危险驾驶罪”,醉驾不论情节均拘役。但有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对醉驾入罪能否给予一定的过渡规定,目前醉驾即入罪,而国家公职人员在犯罪后一般都会面临开除公职的处分,后果很严重。在对醉酒驾车入罪的问题上,李连宁委员建议在情节把握上更细化,建议加上“情节严重”,以免扩大打击面(详见今日本报A8版)。

国家公职人员犯罪后一般都会面临开除公职的处分,所以,醉驾入罪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这样的逻辑背后实际上透露出两点信息:一是国家公职人员中醉驾现象比较多见,一是公职人员因醉驾而既犯罪又丢官,有些人认为醉驾入罪对公职人员“不公平”。

由醉驾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在一些致使多人死伤的事故中,肇事者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原因就在于,醉酒后驾驶车辆上路,危害的是不特定人的人身或公私财产的安全。换句话说,从理论上讲,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醉驾事故的牺牲品――― 这里的“任何人”肯定也包括国家公职人员。

国家公职人员并不会因为其特殊的身份而与醉驾无缘,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既有可能成为醉驾的当事人,也有可能成为醉驾的受害者。既然自己也会成为受害者,他们为什么不想着保护自己和其他人作为潜在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却只为自己成为醉驾者的可能性叫屈呢?其实,这样的叫屈无非是在说,普通人醉驾只是面临单纯的来自刑法的惩罚,公职人员在受到刑法惩罚的同时,还要被开除公职,这实在是太不公平。至于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他们的侥幸心理恐怕并不比普通人小。

犯罪的国家公职人员不适合再担任国家公职,开除他们的公职既合理又合法;从现实中醉驾现象泛滥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来看,醉驾入刑既符合广大群众的意愿,也不存在法理上的障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没有任何理由和可能使自己游离于法律规范之外。

对于某种行为能否入罪,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是委员们的自由,但是,如果单单以某个群体的利益为出发点来支持或反对,就是在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了。实际上,这是在试图为公职人员的犯罪行为开脱,只不过开脱由事发后提前到了相关条文被写入法律之前,这种典型的特权思维反映的是一些人想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保留特权的企图,同时也说明,有些人试图通过影响立法而使自己的某些特权得以保留。

如果公职人员为“醉驾入刑”带给自己的“不公平”叫屈,其他醉驾者是否也可以为自己找无数的理由叫屈呢?如果公职人员被排除在了“醉驾入罪”的约束之外,公职人员是觉得公平了,那些死在醉驾的公职人员车下的受害者又到哪里要求“公平”呢?法律的公平又从何体现呢?

(青岛 编辑)

新闻推荐

双色球又井喷山东三期诞生6注头奖

井喷,井喷,再井喷,双色球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双色球第2010149期一等奖再一次爆发,单期喷出25注单注奖金564万多元的一等奖,双色球连续3期井喷共开出76注头奖!山东再次上演双响炮,击中两注一等奖。对...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醉驾入刑”:公职人员没有理由搞特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