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大脑逃离都市是笑话还是科学?

来源:济南时报 2011-01-05 18:08   https://www.yybnet.net/

是改变我们的城市,还是改变我们的大脑,这是个问题。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带着我们的身体想逃离城市。一项调查显示,63.7%的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漂一族”希望能够逃离城市,回归平静; 的一线城市网民认为大城市生活已经让他们身心俱疲。“拥挤、嘈杂、急躁”成为被调查者对城市生活的前三个印象。

城市给大脑带来这么多负担,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现状呢?什么样的环境才是适合大脑生活的,农村环境是否更适合大脑呢?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城市,我们的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烦躁、头昏、健忘,都是大脑在“求救”

城市正在让我们变得烦躁不安,不过事实可能远比我们知道的还要严重。据美国《关于大脑》杂志2010年秋季刊的报道,最新的研究证明,所有的这些现象,其实都指向一个更严重的事实:我们的大脑已经严重“透支”,换而言之,城市生活正在损伤我们的大脑。

在马路上走几分钟,大脑就会“受伤”

《关于大脑》中的这篇报道,其作者是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翠西?彼得森,作者在文中写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研人员曾做过一次有趣的研究。他们选择两组志愿者进行测试,其中一组志愿者的任务是在公园里散步,另一组是在城市的街道上散步,之后将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几轮心理测试的结果是,在街道上行走的志愿者,他们在注意力和工作记忆力的测试当中,得分都远远低于在公园里散步的志愿者。这种差距说明什么?

研究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城市里的感官刺激,包括车流、警笛、霓虹灯、人流,这些都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却又在不停地变化。快速变换的焦点往往让人感觉精神疲惫。但是为了应付街道上层出不穷的新情况,行人又必须不停地转换注意力,因为“如果我们过于专注某一样东西,就很可能忽视前方路口拐过来的车辆,并且来不及跳到一旁躲避。”悲剧往往在人们注意力不集中的瞬间产生。

研究人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城市生活严重耗费注意力、记忆力等思维运作,甚至只要在车水马龙的街道呆上短短几分钟,就足以令人难以集中精力并产生自控障碍。”

城市生活为什么会损伤我们的“大脑”?研究人员分析,城市里的各种感官刺激其实都在向大脑发出重要信号,但过多的刺激会“透支”大脑,最终使人体的注意系统进入超负荷状态,这种超负荷状态,导致“注意力疲劳症”。

健忘其实是人在进行自我保护

患有“注意力疲劳症”的人,往往会变得健忘、焦躁,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判断力低下并且觉得压力很大。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称,其实包括健忘在内的一切症状,都是人们对抗压力的结果,因为“如果人们对基本的生存感到压力,他们的身体就会产生更多皮质醇,海马组织也会萎缩,因此有可能阻碍记忆的形成”。

研究人员提到的皮质醇,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中产生的一种类激素。通常说来,当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时,通过积极的皮质醇代谢,身体能够做出应激反应。因为皮质醇分泌能释放氨基酸、葡萄糖以及脂肪酸,这些被输送到血液里充当能量使用。比如,在嘈杂忙乱的马路上,当行人面对一辆突然驶来的汽车时,皮质醇就能帮他及时做出躲闪的动作。

正常的皮质醇代谢遵循以24小时为周期的循环,一般皮质醇水平最高在早晨,在上午8点至12点间皮质醇水平会骤然下跌,之后全天都持续缓慢下降。凌晨2点左右,皮质醇水平由最低点再次回升,让人准备好面对新的一天。

对于那些承受重复压力的人,或者生活节奏紧张的人,或者睡眠不足的人来说,他们的皮质醇水平长期偏高。这时皮质醇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血糖升高、性欲减退、极度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等。

这一切其实是身体向大脑发出了警告:你已经吃不消了。

■延伸阅读

农村真的更适合大脑“居住”?

“大脑逃离城市”想法很好,但还是不现实的

南京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陆巍告诉记者,城市的某些不良环境确实对大脑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有些对人脑中枢神经有破坏作用,比如大脑提前老化、老年痴呆症年轻化、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这与城市环境恶化及工作压力的增加有关。比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还有环境的封闭等等。

那么,面对这种环境,大脑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被伤害到呢?陆巍说:“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逃离这种环境,或者是改变这种环境。”他说,城市中的各种污染我们根本没办法控制不被大脑感知,首先受污染的空气我们就没有办法不去呼吸,因为大脑是人体中耗氧量最多的一个器官,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却达全身耗氧量的25%,只有充分而新鲜的氧气才能使大脑正常地工作,而一旦空气受污染,就会影响大脑运行,而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戴着防毒面具,所以遇到污染的空气,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躲”,否则就只能等着受伤。

既然城市生活不适应大脑,那农村的环境是否就比城市更适合大脑居住呢?陆巍说,理论上是这样,只要这个地方不被污染,那都是适合大脑的生活的。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现在很多农村也被工业污染了,经常有新闻报道哪里的农村良田被工业污染,颗粒无收,或者是水井、河流等被污染,可见农村的环境也开始恶化了,只是没有城市那么严重。因为农村比起城市,没有密集的高楼大厦和灯火辉煌的光源,噪音污染也比较少。

但即便农村的环境比城市更适应大脑工作,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城市人都到农村生活,城市本来就是文明发展的一种象征,让所有城市人逃离到农村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久住城市,我们的大脑会变异?

大脑发生变异很困难,至少还要几万年

既不能离开城市,又没有办法避免城市环境对大脑的损伤,那我们的大脑是否就会因此而渐渐产生变异呢?上海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杨振纲博士告诉记者,大脑确实有适应环境的过程,也确实一直在进化,但是要发生变异,目前来看还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有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类从3万年前走出非洲就已经进化到差不多我们现在这样,而这么多年人类的器官都没怎么改变,除了个别器官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比如皮肤,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发生了颜色的改变。还有鼻子,生活在寒带的欧洲人的鼻子就比中国人的大,因为当地气候寒冷,呼吸时要先将空气暖和一下才能吸入,所以就变异出大鼻子温暖一下空气。

但全世界所有人种的大脑结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即使要进化,也要再等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人脑在恶劣的环境下,即使变异,也是先发生病变,脑细胞在受到恶劣环境的刺激后,会先发生紊乱,然后渐渐衰弱,当伤害达到一定阈值后,就会死亡。

140亿脑细胞是如何死亡的?

我们改变不了恶劣环境,但能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杨振纲说,人的脑细胞和身体其他地方的细胞不同,是固定的,不会不断繁殖代谢,一旦发育完成后,再也不会增殖。人的一生就只有出生时那个数目的脑细胞可供利用,大约140亿个。骨骼、肝脏、肌肉等其他器官或组织损伤后会因为细胞分裂增殖很快得以恢复,但脑细胞不可分裂。

脑细胞只会连续不断地死亡但永不复生,死一个就少一个,直至消亡殆尽。这是一种程序性死亡,也叫凋亡。人到20岁之后,脑细胞就开始以每天10万个的速度递减,减少的都是那些闲置不用的。所以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光,老年人特别要多动脑,这样才能防止大脑提前老化,导致老年痴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开玩笑说“今天我撞了一下头,不知道死了几万脑细胞”,“今天想了很多问题,不知死了多少脑细胞”,这些说法都是有误的,脑细胞不会因为你撞了一下头就死亡,除非是真的发生颅内损伤,但那样的话你就肯定不会在这里开这样的玩笑了,而是躺在医院。

而想问题会想死脑细胞的说法就更不对了,人就应该多动脑子,使得大脑神经细胞多放电,多产生运动,脑细胞才会经常活动,否则就会因为长期不用而“老死”。

陆巍也告诉记者,真正能害死脑细胞的不是脑子动多了,而是环境的恶化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环境的恶化会直接刺激大脑细胞,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大脑神经细胞是通过突触传递电信号而产生思维的,如果受到没有接触过的刺激,比如污染的空气,那神经系统就会发生紊乱,不该放电的地方放电,该放电的地方不放电,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导致大脑反应迟钝、变笨。曾经有人拿老鼠做实验,将老鼠放在铅中毒的泥土中,经过10年、20年的跟踪,发现这个老鼠种群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都变差,让老鼠走迷宫花费的时间要比在正常环境中多很多。

同样,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比如一个人每天都是晚上10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但有一天他突然12点睡觉,8点起床,那大脑神经系统就会发生紊乱。但大脑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他以后都是12点睡觉,8点起床,那大脑又会逐渐正常。而如果他今天10点睡,明天12点睡,后天1点睡,那这样大脑就无法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就会长期紊乱,一开始可能这个人不会发现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可能就是感到头脑有点不清晰,但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大脑提前老化。

所以,即使生活在环境恶化的城市中,一个人也应该保持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大脑受到更多的伤害。

■相关链接

冥想20分钟,大脑就会迅速恢复

“受伤”的大脑该怎样“疗伤”呢?

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给出的建议非常简单:“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短暂的休息调整,即使是短短的20分钟之后,大脑运作就可以从城市生活的伤害中恢复。”

短暂的休息调整真的有用吗?研究人员给出了证据。他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在医院案例中,居住在树景病房的患者比那些普通病房里的患者康复得更快;而在公共住宅案例中,住在草景房间的女性更容易集中精力进行日常工作。

当然,对于都市一族来说,能不能拥有自然景观,往往由不得自己,对于这些人,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的建议是:学习瑜伽和冥想疗法。

另外,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睡眠习惯,生物钟不能紊乱。还可以定期到空气好的地方旅游,放松身心。这些都是对大脑有好处的。

总之,在目前这种环境下,个人能保持大脑健康的方法就是这些,而如果需要治本,那就得整个社会行动起来,大家一起改善周围的环境,不要让环境再恶化,否则人类将自取灭亡。

2010年最适宜大脑居住的城市

因为现有的城市环境越来越恶化,人类最近几年开始评比起各类城市,比如最幸福城市、最美城市等等。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适宜大脑居住的呢?

2010年,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已经评选出来,以下为世界十大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加拿大的温哥华、丹麦的哥本哈根、奥地利的维也纳、德国的慕尼黑、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瑞士的苏黎世、芬兰的赫尔辛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新西兰的奥克兰、加拿大的卡尔加里。亚洲城市中,日本大阪排名最前,列第13位,中国内地有8个城市进入百强,排名最前的是天津,列第72位。天津的宜居指数总分为75分。而另外几个分别是苏州(第74位)、北京(第76位)、深圳(第82位)、上海(第83位)、大连(第86位)、广州(第89位)、青岛(第99位)。 (文图均据《现代快报》)

新闻推荐

时间:19:30 地点:东营中国石油大学体育馆对阵:山东黄金VS天津荣钢直播: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 山东体育休闲广播(FM102.1)拉米扎纳“回娘家”

对位拉米扎纳,怀特还能否延续前两场的良好状态? 记者王锋 摄□本报记者 李夫杰1月9日晚,取得二连胜的山东黄金男篮将继续坐镇福地中国石油大学体育馆,这次的对手是山东旧将拉米扎纳领衔的天...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脑逃离都市是笑话还是科学?)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