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时评
一个普通公交电车的女司机,以车厢为家,不厌工作的单调、重复和枯燥,热爱本职,热爱乘客,被誉为“老年乘客的好‘闺女\’”,奏出流动的和谐乐章,这个人是山东省青岛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26路队220路线的女驾驶员张莉。(见2011年9月5日《人民日报》)
“乘客的满意,就是我的追求”,是张莉常说的话。她总结出“四心”工作法:对老年人要热情关心,对外地乘客要热心帮助,对小学生要关心爱护,对残疾人要细心照顾。她在车里自费准备了百宝箱,里面装有晕车贴、创可贴、雨衣、雨伞,甚至还有小孩玩具等30多种物品,方便乘客急用。家住福山路的张秀兰老人评价说“张莉做的都是些小事,可都挺暖人心。”在乘客眼里,她是一位没有惊天动地事迹却也可歌可泣的平凡英雄。
平凡英雄相比于危情中涌现出来的壮举英雄,要容易一些,但是他(她)们长年累月、年复一年地办好事、做善事,也相当难坚持。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平凡英雄群体就在默默践行着这样一个人生规则。他(她)们甘于付出不求回报,淡泊名利,放弃享受,赤诚奉献,服务人民,尊老爱幼,重情讲孝……同样铸就大写的人。
和谐社会既需要危情中的“壮举英雄”,更需要千千万万个“平凡英雄”。在道德大厦建设中,“壮举英雄”是支柱,“平凡英雄”则是砖瓦。“平凡英雄”彰显平凡中的伟大,小事中的精彩,是“壮举英雄”的铺垫和“营养钵”,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因而我们不仅要着力宣传“壮举英雄”,还要大张旗鼓地倡导“平凡英雄”,让其示范效应建塑崇尚真、善、美的社会氛围,让好人好事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地位,让助人为乐成为我们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交际意识,使社会更加和睦温馨。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