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春运我能靠力气排队买到票,现在上网买票,我就干瞪眼了”、“一到用电脑的时候,我就傻眼了”……随着科技发展,很多社会公共服务用上了自助设备,信息化服务给很多人带来了方便,但是不会用的人只能干着急 !目前,不会使用高科技产品的主要是“两低一高”群体,即“低收入、低学历、高年龄”群体。岛城是否存在市民被高科技绑架的现象?什么样的市民容易被高科技绑架?5月15日到5月19日,城市信报联合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在澳柯玛工业园、薛家岛等地方对200名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
背景 收回185份有效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共回收 185份有效调查问卷,其中男性103人,女性82人。年龄在15岁~25岁的有40人,25岁~35岁的有56人,35岁~55岁的有41人,55岁以上的有48人。这些人中 ,大专以下学历的共有134人。他们的月收入大部分都在4000元以下,,4000元以上的仅有12人。通过调查发现,他们中有七成不会团购,没上网买过火车票。
网上订票 方便文化人,难为农民工
“以前春运,我们半夜起床到火车站排队就能买到票。今年不行了,我们去了火车站才知道原来人家都用电脑从网上把票买光了,当时我们都急哭了。”5月15日在薛家岛工地干活的农民工李春生向记者大倒苦水。“我小学还没上完,怎么会用电脑。上网买票是方便了那些有文化的人,却苦了我们农民工。”李春生希望铁路部门能够多留一些票给他们这些只懂排队的农民工兄弟。
在调查时,记者和教研室工作人员将有“是否从网上购买过火车票”这个问题的调查问卷给了200个市民。其中的185份有效问卷中显示有60名市民买过,占32.4%,而没有买过的市民为125名,占到了67.6%,从未网络购票的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和文化层次较低的市民。
自助缴费 自助服务多了,苦了没文化的
在家佳源超市购物的45岁市民周九英听到记者来调查“被高科技”的问题,她立马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订不上票 、挂不上号、交不上费的种种经历 。
“过去交电费、水费、暖气费都是自己到指定的网点交。现在网上有个自助缴费服务,公司先发给我们一张卡,再通过银行卡转账到这张卡里面。我一个没文化的家庭主妇怎么会用电脑来回转账?每次我都让邻居家的女儿帮我弄,次数多了我也不好意思。”周九英说自己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被时代抛弃的感觉,“现在去银行,人家都是在自动存款机那儿一刷卡就完成业务,我啥也不会。过去40多年的生活习惯,一下子就被电脑给冲没了。”
网购、QQ 我们老年人学不会
网络购物对年轻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QQ 、MSN 等聊天工具已将人们原本应该口头交流的机会取而代之为“指尖”交流 。智能手机的兴起对微博文化来说十分“给力”……但是这些对于不懂电脑的老年人来说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我女儿一下班就钻进房间,对着电脑玩,吃饭也把碗端进去。以前没电脑网络的时候,我们一起吃饭聊天看看电视多好呀 。现在我们一整天也说不上一句话。”在开发区的利群商场调查时 ,一位58岁的市民张大成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和女儿基本“零交流”。张大成也想学习电脑希望和女儿多沟通,但苦于自己不会打字玩不转电脑。
另外,现在年轻人都兴上淘宝 ,听张大成说自己老婆也想试试,不过付账太麻烦步骤太多学不会。
全自动洗衣机 俺只能看不会使
今年70岁的张雪梅的儿子很孝顺,年初给张大妈买来了全自动洗衣机。但洗衣机安装好后,张大妈发现这机器操作复杂,自己不会用。
“洗衣机上的按钮特别多,又是这个又是那个,我看都看不清。用得不好机器就转一天也不停,浪费了很多水。”
在调查过程中,还有老人向记者反映,自己来给儿子做饭带孩子。但儿子家里的厨具自己却不会用。
“以前我们就用蜂窝煤,现在是用天然气,听说用不好还会泄漏爆炸,吓得我都不敢用。”记者调查时 ,不少市民称不会使用家电,看到靠遥控器和各种键盘来操作的设备就头大,而在一家家电卖场,也有销售人员向记者吐苦水:“很多老人来了反而更喜欢那些普通产品,我们主打的特色功能到了他们眼中变得毫无用处。”
短信 看得懂但回不了
短信是现代生活中人们经常运用的沟通方式,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发短信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老王在一处建筑工地打工,今年49岁,老家在菏泽的他基本只有到了农忙季节才回家待几天,平时和家里联系都是靠打电话。
“我女儿偶尔给我发短信,我也就是看看,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怎么发短信啊?像我这种小学学历的,也就认识上面的几个数字,平时我收到女儿的短信就回个电话给她,打个长途比发短信贵好多啊。”
和老王在一个工地上干活的基本都是他的菏泽老乡,年龄最小的也快四十岁了,大家伙里能发短息的都是高手,就连把电话号码存到通讯录里,许多人也做不到。
专家 差距是难免的,别忘了掉队
市委党校的刘文俭教授告诉记者:“这是发展带来的必然问题,虽然不能因为某些群体掉队了而停下来,虽然这个差距我们填不平,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尽量去弥补,不要忘了这个群体。不能因为有的人不会在网上购票,我们就不推行网上购票,让会的人能够在网上买票,不会的能去售票厅买到同样的票。”
刘教授还说,“现在很多社区里办的老年大学就是为老人普及一些知识,很多银行现在要把自动取款机安到农村,取款机安了还要教会大家怎么用,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教几次就会了。”
指导本次调查的青岛理工大学杨守胜老师也告诉记者:“我们以前就做过一些公益活动,去福利院教老人使用一些电子设备,带农民工的子女去超市和有自动取款机的地方,教他们怎么使用这些设备,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会用,而是没有学习的途径,有人教他们,他们很快就会熟练使用了。”
此外,开发的电子产品最好可以提供多钟模式,让不懂得如何进行复杂操作的使用者采用“傻瓜”模式。
假如蒲松龄遭遇iPad
中国人对高科技的向往由来已久,《西游记》里就有证据。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寄托着对高速交通的希望;金箍棒一挥天崩地裂,就是典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火眼金睛降妖除魔,可谓红外检测仪的雏形。
怀揣科技梦想,中国人有了四大发明,也有了无数先烈。比如明代的万户,把火箭绑在椅子上想飞天,结果粉身碎骨,可谓航天第一人。看起来很美的高科技,真的那般迷人吗?不妨假想一下。如果三国有了今天的高科技,诸葛亮借东风只需看看天气预报,大可不必筑台焚香,装神弄鬼。但是当他趁着江雾夜色,草船借箭时,大概早被曹操的雷达发现,一个导弹送卧龙先生回老家了。
如果东晋时代有了计算机和中文输入法,王羲之也用不着苦练书法,忍受寂寞,他家那个小小的洗笔池塘也就不会被无辜染黑了。当然,他的书法也肯定没有那么惊艳,甚至有可能像现代人一样,提笔忘字,手腕发酸,更不会有流芳千古的《兰亭序》了。
这个依赖百度的时代,很难再有博闻强识的钱钟书;这个流行iPad的时代,也很难再有天马行空的蒲松龄。
在这方面,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比我们反思的更多,比如好莱坞电影,高科技毁灭地球已经是旧题材。相信科技的力量,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体现,但如果人根本驾驭不了科技,或者被科技所驾驭时,恐怕就有违科学精神的初衷。
高科技啊,我们爱你,但请稍作停留吧,等等那些腿脚慢一点的人。文/图 记者 李金 刘金德 兰传斌 魏军
新闻推荐
张耐冬油画作品展“黄金时代”日期:2012-06-06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