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经济总量而言,临淄在全市是当之无愧的排头兵。然而一提到临淄,尤其是过去几年,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化工企业众多,化工异味明显,环保压力巨大。昨日在审议政府报告时,市人大代表毕荣青发言时说:“临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争取几年内,让那些在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买了房子的老板和市民,卖掉海边房,重新搬回临淄住。”也就是说,未来几年,临淄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方面将有质的飞跃。
市委书记周清利在临淄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也特别讲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他说:“临淄完全有条件把生态搞好”。为什么能作出这样的判断呢?周清利坦言,在去日本周南市考察之前,他不敢说这话。考察了日本周南的产业结构和环境治理后,他认为临淄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根治污染,恢复生态。日本周南的支柱产业是化工、钢铁、水泥等,这些都曾被认为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然而,周南却是蓝天白云,碧水绿地,是个漂亮宜居的美丽城市。这里的企业通过更新设备、提高工艺水平,完全实现了清洁生产。现在周南的工艺和技术,我们已经掌握,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足够的信心。
周清利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生态文明建设有三条必须把握好:第一条,新上项目一定不能再欠环保账,尤其是大企业、大项目更不能欠环保账。第二条,要把生态环保当产业来做。比如有个企业看好了齐鲁石化各个系统释放出来的余热,包括废水的余热。这些余热如果收集、利用起来,足够张店区使用。生态环保成了产业,污染、能耗就会大大降低。第三是企业本质上要安全,也就是说企业生产本身不产生污染物。现在,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很多工业区,它们的企业就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水、废渣、废气。
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一个高起点的规划,这个规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建规划,而是产业规划和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有机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如果在规划上不能一步到位,出了问题再去弥补,代价将是惨重的、巨大的。(晚报记者伊茂林)
新闻推荐
晚报小记者游韩国让寒假更精彩 1月17日截止报名,有意参加者别错过机会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