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芳在生产线上对啤酒质量进行抽查。
特约记者 丁浩远 摄影/撰文
现在的程淑芳,每每下班回家的路上总要经过青岛啤酒(滕州)有限公司的旧址。看到往日繁忙的老工厂如今变成了正在建设中的市民休闲广场,她的心中真是百感交集,不知是因为对工作20余年的老厂区还存有丝丝想念,还是对这个市民广场感到欣慰……
从2008年起,程淑芳担任了青岛啤酒(滕州)有限公司的副总会计师,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她的生活完全被“啤酒”所占满,被财务运转牢牢抓住,用她的话说,那时候的她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一个手握着啤酒,一个手握着金钱。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她,却是另外一副模样。为落实青啤总部制造中心“把干毛巾拧出水来、打一场降低成本的人民战争”及“将成本进行到底”的成本文化,她积极提高滕州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2007年青啤总部制造中心开始在全部子公司范围内推行新的成本管理模板,因该模板最初推行时要输入两年内四个口径的所有成本费用明细到无法分解的数据,在青啤其他子公司推行至少要半年才能完成数据的初始工作,所以各子公司的核算员们畏难情绪很大,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
同年9月,青啤总制造中心开始在淮海区域7家子公司同时推贯使用这一模板,当时程淑芳意识到,这是提升和改变滕州公司成本管理的先进工具,是可以使滕州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的一个捷径。但是掌握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谈何容易,程淑芳克服万难,重新鼓舞了公司员工的士气,硬生生把这套管理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分解,结合滕州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再一步解读。就是凭着这种敬业和执着的态度,她带领财务的、车间的核算员,目标一致,上下齐心,加班加点,以最高的质量、最快的效率在短短的14天就奇迹般地完成了这项任务,青啤称为“滕州速度”,这项记录至今无人超越。为了更好地推广滕州公司的成本管理,青啤制造中心在2009年3、4、5月份连续三次在滕州成功举办制造中心成本项目交流会,每次2-3天,奠定了青岛啤酒(滕州)公司成本管理在兄弟公司中的先进位置。三次成本交流会均在100人次以上,如此庞大规模在青啤子公司尚属先例。
如今的程淑芳虽然有诸多的荣誉加身,但是依然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与吃苦耐劳的工作热情,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财务部通常会在每月的28日到次月的10日加班,每到这个时候,程淑芳都会陪着财务人员共同加班,无论多晚,看到同事们累了、饿了,她会亲自出去为下属购买工作餐。在工作要求上,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业务上能跑着前进就不要走着学习。
程淑芳并不好酒,可是在青啤工作20余年,已经让她爱上了啤酒的香气。每到工作之余,程淑芳总爱在厂区内走走,看着那让人激动不已的厂区,她总在暗地里不停地激励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付出更多的心血,让自己对得起这美丽的新厂区,对得起滕州人民的信任,对得起啤酒爱好者们的希望,如果有可能,她愿化作一朵小小的“啤酒花”,静静地守望着这座现代化的大工厂……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