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旬的一天,踏着明媚春光,记者走进我市著名画家丁凡夫的不悔斋,见到了这位年届八十而依然精神矍铄的老画家。
丁先生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学画的,受著名画家岳祥书、于希宁先生指教,擅花鸟,精梅竹,有“鲁南一枝梅”之誉。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创作中心荣誉教授。作品多次应邀出展日、美、韩、菲、新、及港台等地获20余次绘画大奖,曾在潍坊、青岛、南京举办个人画展。《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中原书画报》等三十余家报刊杂志曾专文评介。其传略收入《东方之子》、《中国当代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60余部辞书,被文化部、中国文联授予“世界优秀华人艺术家”“齐鲁翰墨名家”证书,并被世界16个国际书画组织联合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证书。
丁凡夫画梅与别家不同。画梅者,有的工笔精雕细琢,几天画不出一幅完整的图;有的融入西式油画技法,浓妆艳抹,失去了梅花清冷的韵味。他在画前就做到“心中有梅”,信笔挥洒而出,短短的时间内,一幅形神兼具的梅花图便跃然眼前。
丁先生曾说:“画梅者,只有立得起梅的傲骨,写出梅的精神者方为上品”。他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境界。在他的笔下,已经没有了古代文人那种孤芳自赏的情绪,而代之以欣欣向荣,万玉争辉的气魄。
国画大师林风眠说过:“艺术的第一利器,是他的美!艺术的第二利器是他的力!”用美与力的标准来评价一幅书画作品是再好不过的了。读凡夫先生的作品,会给观赏者一种力与美的享受。著名书画家王学仲先生曾评其画:“笔墨劲健、格调清新、不落俗套”誉之为“鲁南一枝梅”。著名书画家于希宁先生曾评其画:“构图简洁、画风清雅、其梅花独树一格”。
丁凡夫不仅是画家,还是诗人,他的诗词已收入了多部大型诗词集,还被授予“中华诗联优秀成果奖”和“中华诗词艺术家”荣誉称号。他曾在一幅雪梅图上题诗道:“一枝偏向雪中开,傲骨铮铮出尘埃,不笑群芳摇落后,丹心着意报春来”,题墨竹“不恋潇湘不悲秋,四时青翠展风流,虚心留得劲节在,小楼共伴解君忧”。我们不难从诗中看出先生的寓意与情怀。
丁凡夫近照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