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李林夕
□李东简历:
李东,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师,青岛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上海木马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青岛木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东上艺术设计中心总经理。青岛市北区青联委员、青岛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1978年12月出生,日照市日照街道城关一村人。2002年联合创建上海木马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为两位创始人之一,任艺术总监。经过十年的发展,木马设计已经发展成为集设计服务、创意产品开发、艺术品经营,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设计公司。
十年前,李东和高中好友在上海创办木马工业设计公司。
那年,他们还是大三的学生。
没有鲜花,没有鞭炮,没有热闹的开业典礼,两个来自日照的大男孩甚至没有告诉父母,木马工业设计公司就这样静悄悄诞生……
十年后的今天,木马设计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公司先后和一千多家企业有了合作,飞利浦、松下、中兴等知名企业都成为公司的客户。研发人员逐渐发展为一百多人,建立了上海、青岛、太仓等设计中心,公司设计的奥的斯电梯和仪华系列仪表获得了德国IF奖,为飞利浦设计的读书灯获得了德国红点奖,为飞利浦设计的小型空气净化器获得了中国红星奖至尊金奖……
央视新闻联播、第一财经、韩国KBS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木马工业设计公司进行报道。
种子在发芽
“高中的时候我就对工业设计有了极大兴趣,大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专业,”李东说,当时工业设计还是一个新生的专业,学校的教育体系并不健全,学生的专业能力只是掌握一些理论和表现技术。
“也许是无知者无畏吧,我才把创业的冲动转为了现实。有时也问自己创业缘由,难道来源于小学卖报纸赚了几元钱?难道来源于父母不经意的鼓励?或来源于创业者成功故事的激励?都是原因之一吧!大一大二没闲着,利用假期和课余,我担任过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的老师,电脑城的美工,展览公司的展示设计师。通过不同的工作积累经验,都是为了自己创业做准备。”
2002年,李东把创业的想法和好友谈了,两个热爱工业设计的年轻人一拍即合,用平常打工积攒的钱,加上向朋友借的几万元钱,租赁了办公室,注册了木马工业设计公司。
公司办公室在艺术气息浓郁的苏州河畔。站在不高的阳台上,李东看着临近入海而愈加缓慢的河水,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木马\’是我们给公司起的名字,最初只是因为上口易记。后来许多人因为奇怪而问起缘由,问得多了,才开始重新思考这个名字的意义。它是简单易记的,有利于传播。它具备了智慧的内涵,符合公司从事的行业。它是动态进取的,帮助客户帮助自己攻城略地。”
公司成立后,李东他们主要利用电话营销和走访开展业务,第一笔业务比预期来得还要快。
当时国内正值非典疫情刚刚平息,空气净化类的产品成为市场的焦点。“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就联系了一家生产空气净化器的企业进行走访,企业非常高兴地接待了我们。客户刚刚获得了风投,正要大展拳脚,需要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所以我们非常顺利地签了公司成立的第一个项目。使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我们按部就班开展了设计开发工作,从设计草图到产品效果图都很顺利,客户对我们的方案也很满意。”
几天后,就在李东们兴奋不已,自认为第一个项目顺利完成的时候,客户打电话过来,说他们的方案在生产上无法实现,合作中止!
“一时间,我们愣了,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几个星期的辛勤付出,由于生产经验的缺乏,就止于图纸阶段。
第一个项目宣告失败。“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很快针对性地招聘到了熟悉生产的工程师。接着我们完善设计流程,加强内部管理,期待下次考验的到来。”
黎明前的黑暗
“整整三个月,第二个签约项目迟迟没有到来,我们手上并没有流动资金,很快没钱发工资了,但不可以失信于对我们倍加信任的员工,东挪西凑终于还是发了第三个月的工资,然后彻底没有钱了。”
公司看起来井然有序,没有项目的日子里,员工仍然热情高涨,忙着准备公司各种宣传材料,忙着提高专业水平,他们不知道李东和合伙人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每天想尽办法去拉业务。
但年轻的面孔,苍白的经验,漂浮的谈吐……新生公司的形象,使他们很难获得客户的信任。
“最困难的时候,桶装水的十元费用都无法支付,”李东深深体味到了创业的艰难。
“我那时候就想,这也许是黎明前的黑暗了,也许是看不到黎明了。”
“这天我看见楼下的艺术公司拉来了一些大理石毛胚,散乱在草丛里。接着出现了一个非洲青年,围绕着这些石头转了几圈,然后选择了其中一块,拿出随身的锤子和凿子开始叮叮当当地敲打。稍有闲暇,我坐在旁边的苏州河畔看着他认真工作,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太阳就要落山了,但整块石头除了留下些凿痕,别的什么也看不出来。我失去了继续观看的耐心离开了。持续半个月,每天经过都会看见他在敲打着这块大理石,但是这么久了还是看不出来他雕刻的是什么东西,难道是来了一个混吃混喝的闲汉?又一清晨匆匆路过这里,叮当的敲击声没了,他手上换成了打磨的小机器,我无暇多看就去出差了。两天后当我再经过这里,已经没有了那块满身凿痕的大理石,在它原来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盘发的非洲少女,优美的曲线,光滑的质感,衬托出别样的异域风情,美极了!”
“我惊叹于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成功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哪怕暂时看不到光明,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坚持过化茧为蝶前的黑暗,走过去就是晴天。”
这件事对李东的震动非常大,他意识到:站在工业设计这个需要经验的行业面前,自己仍然还是个小学生。只有像雕刻那样一锤一凿不断打磨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够获得客户的信任。
“创业历程没有奇迹发生,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贵人降临扭转乾坤。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有了些小项目的委托,就算是再小的项目我们也去认真对待,去回报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的专业水平逐渐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我们仍然是挣扎在盈亏线上。这个过程很长,三年,是的,整整三年都是在勉强支撑!通过这个历程,我们知道种子长到小树是多么艰难。每一次失败都鞭策着我们,每次成功都激励着我们。”
李东们坚持了下来,因为理想,因为珍惜,因为每一次的小成功,也因为他们知道方向是正确的,尽管道路很曲折。
长成一棵大树
“从公司成立第三年开始,我们的表现逐渐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先后和一千多家企业有了合作。飞利浦、松下、中兴等知名企业都成为我们的客户。有些客户成了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所有的研发工作都委托给了我们,至今过去七年了仍然在合作。”
木马公司发展进入良好的上升轨道,经营状况慢慢好转,研发人员逐渐发展为一百多人,建立了上海、青岛、太仓等设计中心,产值达上千万。
“同时,业内也逐渐认可了我们的努力,我们设计的奥的斯电梯和仪华系列仪表获得了德国IF奖,为飞利浦设计的读书灯获得了德国红点奖,为飞利浦设计的小型空气净化器获得了中国红星奖至尊金奖……”
木马,这棵幼苗历经风雨逐渐长成大树,成为国内排名前列的知名工业设计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从产品策划、市场调研、设计实现、批量生产、上市推广等整个流程的服务。
“我们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同时,也不忘记为社会做贡献。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分别进行了两次赈灾募捐,并且由我们设计,西安必肯科技生产的专业搜救仪器——— 生命探测仪在地震中成功搜救出数十名幸存者。我们开放公司的展厅,接待各个高校的学生参观学习,并安排专人给他们讲解,避免出现像我们创业初期那样只懂理论不懂实际的情况。我们组织了多个设计大赛,促进学生学习工业设计的积极性。我们建立了51DESIGN设计网站,促进设计与产业的沟通,促进设计师们的交流,并为设计师们提供各种资源。”
李东说,“我的理想不止于此。我要为中国设计世界竞争力,为中国从制造中心转化为创造中心而努力。”
“中国处在一个山寨精神与原创精神的过渡期,中国缺乏设计师主导的知名设计品牌。2009年以来,利用自身优势,我们先后创立了漫生快活、多少、埃舍尔等设计师原创品牌,以陶瓷、家具、装饰品等产品作为载体,推广我们的设计及设计精神。到目前为止,品牌打造已经初具规模,三个大型展示销售中心,十几个门店已经铺开。我们的努力工作引起了各方关注。2011年,令人兴奋而鼓舞,胡锦涛主席在海南接见了公司代表,并且鼓励我们继续为创意产业做贡献。”
没有永不止步的前进,就没有生命力的延续。李东庆幸自己选择了一个能贯穿理想的创业之路,也庆幸拥有和谐友爱、高素质的团队成员,能够互相促进,共同走过黎明前的黑暗。
“我想我会继续前行,把辛勤的劳动当作生命的必须。”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邓洪伟 陈培俊)2013年5月9、10日由日照港集团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卓越团队职业化培训,在日照港青年公寓三楼多媒体会议室举行。活动由人力资源部刘长青部长主持,各部门、子公司的新...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