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焦小超)
在家电卖场或网上商城中,经常能看到类似“延保通”、“阳光包”等有关售后服务的承诺。其实,这些服务的统一规范性称谓就是家电延保。据了解,家电延保业务进入中国7年以来实现了快速增长,去年全国家电延保服务业务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但记者走访了解到,家电延保仍然存在存在捆绑销售、合同不明、混淆保修方等问题,这让部分消费者花钱买了“伤心”。
所谓家电延保,即服务提供方以国家电子电器“三包”规定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的一种延长保修时间或扩大保修范围的有偿服务,服务内容以合同形式约定。消费者花钱买了安心,家电延保正好符合了这一心理诉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实际操作却大相径庭。
逾50家企业开展延保业务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家电卖场发现,各品牌的彩电、冰箱等大家电几乎都有家电延保这项服务,有的商家需要缴纳延保费,有的则把其当做附赠服务。一般来说,产品价格越高,需要缴纳的延保金额越高。以某合资品牌标价3299元的滚筒洗衣机为例,延长一年保修期需缴纳115元,两年190元,三年290元。
在多数商家口中,付费延保的服务颇有诱惑力,所购买的家电即使出了国家的“三包”期,照样保修,不仅上门的维修费全免,零部件的费用也免了。为了促销,有的商家还把延保当作赠品捆绑赠送,“买我们品牌旗下任何一款产品,都送你三年延保服务,算下来的话,能省不少钱。”泉城路一家卖场销售人员表示。
延保服务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包括苏宁、国美、京东商城等线上线下销售商,TCL、康佳、索尼等制造商,青岛日日顺、博西华等家电专业服务商及新可安、安信龙、美延等保险服务提供商在内,共有50余家企业陆续开展了延保或相关业务。按照主要零售企业的统计,去年,全国家电延保服务业务销售额约在10亿元以上。
延保市场鱼龙混杂待规范
目前延保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销售商自营,以苏宁为例,其所有的维修均由自己的队伍来承担;另一种,则是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如国美、淘宝等,它们在延保体系中只扮演了销售者的角色。记者走访发现,绝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与销售商签订正式的“延保服务”合同,手中只有商家提供的“延保费”发票。有的家电卖场虽然提供协议,但对谁来保修、保修范围却没有明文约定。
目前,我国的家电延保服务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关家电延保服务的政策法规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导致一些缺乏相关资质条件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市场鱼龙混杂。另外,家电延保服务的提供单位信息不透明、消费者认知度低以及对延保服务商的管控不力、市场监管空白等原因,导致关于家电延保服务的投诉不断增多。
为破解家电延保服务无章可循的难题,《家电延保服务规范》2011年底出台,今年6月18日,“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延保服务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但从目前市场情况看,协会规范只能起到自律作用,短期内还难以遏制一些利益投机者“浑水摸鱼”、搅乱家电延保服务秩序等行为。因此,购买延保服务时,一定要签订服务合同,写清延保起止日期、延保范围、故障责任界定等事项。
(本报记者 焦小超)
新闻推荐
作者:杨晨本报7月4日讯(记者 杨晨)记者今天从全省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推进会上获悉,今年山东省政府专门安排了5625亩(不含青岛)用地指标,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同时,今年山东省将首次统一为80周岁以上...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