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铮
本报6月6日讯(记者 张铮 通讯员 孙庆伟)
美国当地时间6月4日,从“桥城”匹斯堡传来喜讯,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荣获第30届国际桥梁大会(IBC)颁发的乔治·理查德森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桥梁工程获得的最高国际奖项。
国际桥梁大会每年举办一次,桥梁技术奖共设7项,乔治·理查德森奖为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每年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项在设计、建造、科研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桥梁工程。作为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的胶州湾大桥获得该奖项,是我国在桥梁建设领域的又一项重大突破。山东高速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亮在颁奖仪式上表示,胶州湾大桥不仅属于山东高速,也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山东高速集团将用一流的管理,为世界和平与美好做出贡献。
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全长36.48公里,连接青岛、红岛、黄岛,于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2011年9月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棒桥梁”。胶州湾大桥共获得21项“中国企业新纪录”,并创下众多中国和世界桥梁建筑之最。水下无封底混凝土套箱技术为世界首创,解决了水下施工的世界级难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大沽河航道桥和红岛互通立交桥分别为世界首座海上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及我国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桥;开发改进的大直径旋挖钻机,钻孔直径和深度均为国内海上桥梁之最;国内首次实现了海工高性能混凝土900米超长距离泵送。
新闻推荐
本报7月4日讯(记者 杨晨)记者今天从全省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推进会上获悉,今年山东省政府专门安排了5625亩(不含青岛)用地指标,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同时,今年山东省将首次统一为80周岁以上的困难老人发...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