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晓云在骑行途中。特约记者 张明洁 文/图
她是标准的辣妹子,风风火火,敢闯敢干。年轻时,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追随心上人来到滕州,十几年来,她彻底融入了本地生活,把家庭和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人近中年,她完全可以安于现状、追求稳定,但骨子里的不安分,让她对另类生活蠢蠢欲动,于是,她爱上了骑行,享受着骑行中的苦与乐,另一幅美丽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她就是外来妹子——喻晓云。
“外来妹子”爱上滕州
喻晓云1976年出生在江西省宜春市的一个小县城,在她24岁那年结识了在江西做生意的“滕州郎”,两人日久生情,一年后她嫁给了丈夫,跟随丈夫来到滕州发展。初来滕州的喻晓云水土不服,无论饮食,还是交流,她都不适应,但为了那份真挚的爱情,她努力学着融入滕州的生活。
在滕州生活的这十几年里,她爱上了滕州,爱上了滕州人的朴实厚道。敢闯敢干的性格,让她不安于仅仅在家相夫教子。她认为女人要想活出自我,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她打算做点生意,于是在书院小学附近开了一家玩具店。在开店期间,她结识了各行各业的朋友,其中不少朋友是“骑行族”,经常给喻晓云分享骑行的乐趣,这勾起了她极大的兴趣。于是,她跟随朋友加入到了“骑友”的行列中来。
“骑着单车追寻我的梦”
据喻晓云介绍,刚刚开始骑行的时候,体力不支是最大障碍,往往是骑不到一半就坚持不下去,站着骑不舒服,坐着骑也不舒服,屁股和腿都会磨出血。但她没有打退堂鼓,在骑友的鼓励下,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中,她顺利度过了最初的“磨合期”。之后她和骑友们一起去了许多地方,近到邹城、微山,远到潍坊、青岛。
2012年的回家之旅是喻晓云骑行生活的里程碑。那年冬天,她特别想念远在江西老家的父母。小时候,父亲骑着永久牌自行车送她上学的场景,不断浮现在脑海里。春节前夕,她对爱车进行了一番维护保养后,带上干粮、地图和指南针就出发了。沿着公路骑行,从滕州到宜春大约870多公里,就是坐火车去都觉得累,更何况骑车。喻晓云是个倔性子,说到就要做到。“真骑行,假骑行,就看回娘家这一行!”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走过徐州、宿州、蚌埠等城市,到达合肥的时候,她已经身无分文了。于是,她在当地的一家小旅馆里当起了小时工,半个月后她挣足了后续的路费,启程前,旅馆老板还额外塞给她500元当路费。“一个人骑行,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要放下脸面,当囊中羞涩时,必须伸手向陌生人要吃的、喝的。为了节约开支,必须要住在最便宜的地方,有时还要睡在马路旁、公园里,以天当被、以地当床。”喻晓云深有感触地说。
“一个人,一辆车,有苦更有乐”
“一个人骑行,最苦的就是骑到荒野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时又渴又饿,身上还没有钱。”喻晓云说,“坚持、坚持、再坚持,每到这时,我总是咬牙坚持,告诉自己挺过去就好了。”事实也正是如此,她总能在最艰难的时候发现最美丽的风景:最蓝的天、最美的云,最清的水,最真的人……这些美好让所有的苦和累瞬间烟消云散,像一股清泉在心灵里浇灌出一朵恣意绽放的花儿。
从江西回到滕州后,喻晓云逐渐喜欢上了独自骑行的感觉。她觉得,一个人旅行心更静,更能发现最真的自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现在,我是一个骑行发烧友,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骑车去西藏。因为骑行,也注定我的人生会变得不平庸。经历过饥寒交迫,经历过绝望和希望,一个人,一辆车,有苦更有乐,这样的人生才圆满完整。”喻晓云说。
“出发吧,车轮上的人生别样美。”采访最后,喻晓云在记者的采访本上留下了自己的心声。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