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于民国时期的烟台私立信义小学,即今天毓璜顶小学的前身,是烟台最早仿效美国学制的小学校。它伴随着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的脚步而诞生,是烟台开埠历史的重要见证。民国时期出版的《烟台要览》、《兴华报》等文献,对此均有记载。
美国传教士郭显德购地办义学
1866年,基督教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郭显德在烟台毓璜顶东坡购地创办义学,招收3名孤儿,称为“文先小学”。后又创办女子小学,称“会英小学”。文先、会英两校,实质为一所学校的两个部分。该校为寄宿制义学,住宿学生只承担部分伙食费。据《烟台要览》记载,1923年,学生每人每年缴纳四元学费,学校年经费为五百元。该校开设的课程有数学、格致、史地、化学、英语等学科,并辅之以“四书”。因系教会创办,又开设了圣经课,以利于传教。该校兴盛时期,曾招生至二百余人。
民国初年,由于周边兴起的花边学校、浸信会与天主教小学等的竞争,学生逐渐减少。1887年,郭显德根据时代需要,募资2500美元,在文先、会英小学旁侧,建立一所新的学校。郭显德把会英、文先两所小学并入该校,并各取两所小学名字中的一字来命名新的学校,是为“会文书院”。
1921年,会文书院中学部与实益学校合并,小学部改名为成美小学,由中国基督教信徒负责管理。1923年,又改名为信义小学。
丁肇中之母王隽英曾就读该校
信义小学成立初期,有学生百余人。1924年,实行了男女学生合班授课,学校人数发展至200人。1930年时,学校已有6个班级,学生300余人,教职员工11人。信义小学的首任校长,是登州文会馆毕业生、即墨人王守清。王守清,字静安,原为青岛明德中学校长。王守清先生胸怀爱国抗日的热情,在教育实践中,注重这种社会责任的传承。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守清在明德中学宣讲爱国主义,鼓励学生参加运动,抵制日货。明德中学的爱国抗日行为,为当时占领青岛的日本人所记恨。后来在日本侵略者的压力之下,明德中学被迫解散,校长王守清亦被驱逐。失去工作的王守清,暂时返回即墨老家避居。不巧此时,其原配夫人因病逝世。因当时儿女尚幼待抚,于是续弦,得娶王隽英女士之母为继室。
王隽英的生父名叫王以成(1877-1912),字箫九,海阳市盘石店村人。王以成21岁时考入登州文会馆,1903年东渡日本求学期间,与日照人丁惟汾结识,成莫逆之交,两人立志反清救国。1912年2月,王以成在诸城起义战斗中被捕遇难。王以成、王守清均为文会馆同学,两人素来相识。王守清与王隽英的母亲再婚后,两个破碎的家庭,得以结合在一起。再婚后,王守清对继女王隽英视如己出,倍加呵护。王隽英先在信义小学读书,后升入真光女中。在烟台学习期间,王隽英的才女本色得以显露。她不仅学习优秀,还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五四”运动及学校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她立志做一个秋瑾式的女侠,以实现为祖国、为民族争光的抱负。因烟台崆峒山之故,王隽英自号“崆峒筱侠”。她还在同学中组织了“崆峒学社”,带头撰写诗文。
后来,王隽英在生父好友、国民党元老丁惟汾的帮助下,就读燕京大学完毕后,前往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之后,王隽英与丁惟汾的侄子丁观海教授结婚,生子丁肇中,即后来名闻海内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张冠亚老校长的信义情缘
1929年,王守清离烟返青,担任青岛崇德中学校长。与王守清在信义小学共事近十年的学监张冠亚,出任校长。
张冠亚为莱州人,潍县广文大学毕业,其人精明强悍,能言善辩。张冠亚是位基督徒,20世纪30年代曾兼任烟台基督教青年会长。这次出任信义小学校长后,张冠亚开始了在该校长达11年的校长生涯。
因此前已长期在信义小学工作,张冠亚熟知该校的一切。这位风华正茂的校长,将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对教育的挚爱中。在他的卓越管理下,信义小学校风好,纪律严,每日朝会有早祷,军乐和军操训练严格,所培养出的学生,学业优异,严谨自律,在社会上口碑甚好。当时,信义小学的毕业生入真光女校或益文学校(这两所学校为今天烟台二中的前身),不需要经过入学考试,可见学校的教学质量已获社会认可。张冠亚在信义小学工作了20多年,早把学校当作了生命的一部分。即使离任校长职务多年后,对昔日的信义小学仍念念不忘。1994年,他的后人按照其生前遗愿,为毓璜顶小学特设“张冠亚教育基金”,以奖掖后学。1933年,值信义小学成立十周年之际,该校编印了一册《烟台私立信义小学十周年纪念册》。该书附有图片多帧,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校风校貌。其校歌云:“蔚哉秀哉,信义小学,壮丽美且崇。同学同学,相爱相敬,学校如家庭。信义信义,成绩优美,规模更恢宏。人才辈出,社会明星,学校有光荣。”歌词通俗浅显,积极向上,读来朗朗上口。
1940年,信义小学迁至山东省立八中(毓璜顶西侧),1941年被日本侵略军改名为“毓璜顶模范小学”。1945年8月,烟台市解放,烟台市人民政府接收该校,改名为“福乐里小学”,同时将弘文小学并入。1948年11月2日,该校恢复一度中断的授课。1949年,改称“烟台毓璜顶小学”。1967年,改名为“育红小学”,1978年,重新更名为“毓璜顶小学”。
新闻推荐
他们是不一样的“东南西北兵”, 记者走进山东边防“第一支队”,聆听边防官兵们的特殊故事
位于烟台市最东端的牟平姜格庄边防派出所民警在海上救助渔民。YMG见习记者盖鹏通讯员保东显朝雪沛继毅星君摄影报道烟台,一个拥有909公里海岸线的沿...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