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大学建筑学院二楼有这么一块前卫时尚的独立空间,通透的玻璃墙,时尚的吧台,柔和的灯光,柠檬黄的墙壁。不要以为你来错了地方,这确实是在学院里面营业的一家咖啡店,而店主就是建筑学院的王智明和王旻峥两位同学。
大学生校园“微创业”
“这间屋子原本在学院本科评估时期投资建成的”,建筑学院团委刘举老师说,“我们学院很多学生创业需求都很强烈,于是我们就想给学生创造一个微型创业实习基地,让他们提前体验一下,积累些经验。”
据了解,最初创业项目是交给学生会管理的,但运作情况并不理想,于是学院老师便有了让学生自主创业的想法。当这个想法还未正式公布,得知消息的王智明敏锐地捕捉到商机,抢先跟老师提议“承包”这个屋子,开起了咖啡店。
从自己攒下的“小金库”里凑了5000元,王智明和王旻峥便开始了他们的“微创业”。为了降低成本,王旻峥从青岛带回价格便宜质量又好的咖啡、奶茶粉、果冻、黄桃罐头、进口牛奶等原料,又从网上淘到了封口机、保温箱等电器。解决了原料设备问题,俩兄弟开始摸索研究饮品的配方,回忆起这段事儿王旻峥忍不住笑了,“三十多种饮品,每种调三次才差不多能成型,那天晚上我们尝了百十杯,肚子都快撑爆了。”
作为学艺术设计的学生,王旻峥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给小店设计了个性鲜明的海报、名片、饮品单,而且还别出心裁的画了一张营业执照,于是名为“这儿木有”的咖啡小店便正式开张营业了。如何宣传吸引到更多的顾客,怎样控制好收支,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最好等问题,王智明和王旻峥都下了不少功夫去摸索。王旻峥告诉记者,算账也是件繁琐的事,他们卖出的每一杯咖啡都要记账,每笔支出都需要详细地记清楚,一周结一次账。王智明说:“刚开业时,中午在这喝东西的人太多,我们没法买味道太大的饭回来吃,怕店里气味不好,就顿顿吃鸡蛋灌饼,那段日子真是吃鸡蛋灌饼吃到吐。”
“这儿木有”其实五脏俱全
为更好地发挥小店的作用,两人还拓宽经营范围:提供空中充值业务、出售小盆栽、卖马克笔绘图纸等文具,这家取名叫“这儿木有”的小店铺,面积虽小但却“五脏俱全”。
雅安地震时,两人把咖啡店一周的营业额都捐给了灾区,“钱虽然不多,可我们也想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在办公室,刘举老师从文件柜里拿出五本装订精美的漫画册,惟妙惟肖的漫画、充满创意的活动令人眼前一亮。“这些都是在‘这儿木有\’里聊出来的。”刘老师笑着说,“好创意也需要好的环境,这对我们学院搞设计的同学来说更是这样。”一些同学也把这当成了自己的“创作室“,小小咖啡店也成了他们的“创意沙龙”。
即将毕业的王旻峥顺利考上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他对这个倾注了他一年多汗水的小店,心中充满了不舍:“大学四年我收获的不光是专业知识,开店的过程也让我获得更多经验,这是在其他地方收获不到的。”
采访结束时,王旻峥在一幅改造烟大小树林的毕业作品上指出了一块圆形区域,“如果有一天学校的小树林变成这样,那么我希望我们的小店能驻扎在这。”
新闻推荐
YMG记者杨诗星通讯员朱峰强7月的烟台,热火流金。从莱州湾畔到昆嵛山麓,在烟台1.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是热火朝天、只争朝夕的施工场面:潮水国际机...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