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国正在照顾病中的奶奶特约记者 郭馨蔓
实习生 沈亚星 文/图
刘桂国小时候就是村里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从小跟着奶奶生活。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刘桂国最大的心愿就是上大学。去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因交不起学费而放弃了。复读一年再战高考,他考上了青岛农业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眼看着即将开学,9655元的学费让他再次犯了愁。
●“留守儿童”是他内心的阴影
8月27日,记者来到东郭镇巴庄村寒门学子刘桂国家中,他正在鸡舍旁认真作画。“我画的是我的父亲,我已经好久没见着他了,我知道他在拼命打工赚钱。”刘桂国转过来画板以方便记者观看。他说,父亲刘守祥和母亲顾克英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也不过回家一两次,从很小的时候,村里其他的小孩就经常嘲笑他是没有爹妈的孩子,他就将自己封闭起来,很少出门,也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只有奶奶陪着他。
“俺的娃苦啊,他是个聪明懂事的好孩子,俺身体不好,都是他一直在照顾俺。”刘桂国72岁的奶奶李庆荣说,儿媳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听力,因为家境贫困,儿子刘守祥就带着妻子一起外出打工了。“爸妈不在身边,我没有朋友,只有一支笔、一张纸能让我倾诉。”刘桂国说,绘画让他封闭的心找到了突破口,从此,他走上了学习美术的道路。
●边辛苦学画边照顾患病奶奶
2007年,刘桂国的奶奶高血压症状越来越严重,经常晕倒,已经无法下地劳作,而那时刘桂国刚上初中,为了照顾奶奶,他只能白天在市区学习,晚上回村照看奶奶。学习美术需要一笔大的花销,他在市区走访多个画室,计算着具体费用,有好心的老师得知他家境不好,将他的学费免除了。“我经常用同学们剩下的画纸、扔掉的铅笔练习。”刘桂国说。
志比金坚,这句话真实地印证在了刘桂国身上。2012年,奶奶李庆荣身体愈发不好,除了高血压外,又患上了脑血栓,甚至走几步路都有困难。而刘桂国已升到了高三,因为照顾奶奶,功课落下了很多,但是他比别人更加勤奋刻苦,经常通宵学习。最终,他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然而,短暂的欣喜之后,他就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中,高额的学费阻断了他上学的道路。
●再赢高考但学费依然是“绊脚石”
没有上大学,成了刘桂国的一块“心病”,虽然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他常常一个人在黑夜里默默哭泣。奶奶看到孙子如此痛苦,告诉他:“继续上学去吧,明年咱一定要上大学!”今年8月12日,刘桂国收到了青岛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奶奶激动地说:“俺孙子就是棒,俺得打电话把这件好事告诉你爹妈。”“奶奶,我不想让父母因为我的学费再日夜奔波,他们为给奶奶治病已经没有钱了。”在李庆荣拨通刘守祥手机号的那一刻,刘桂国却上前挂断了电话。面对高额的学费,祖孙两人深陷愁闷之中。
刘桂国告诉记者,求知求学是他最大的梦想,可是贫困的家境、残酷的现实一再阻断他的求学路。如果他再一次放弃学业,就是放弃了家人将来的幸福。“社会上的好心人,请帮帮俺苦命的孙子,让他的大学梦能够实现。”李庆荣老人哽咽地说。“我希望有人能够助我一臂之力,让我顺利走进大学校园。我定会紧紧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将来学有所成,回报社会。”采访的最后,刘桂国期待地说。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