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在无线电台展览馆(晚报记者杨忠奎摄)晚报讯10月19日上午,晚报小记者来到位于淄川西河镇罗圈峪村的淄博市无线电台展览馆进行采访参观活动。40余名来自张店、淄川、博山各学校的小记者们在淄博市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协会会长张玉泉的介绍下亲身感受到了无线电波的神奇。
上午10点,小记者们坐车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罗圈峪村。这个村海拔710多米,是淄博市海拔最高的村庄。借助高海拔、良好的电磁环境和村民外迁的条件,从2010年10月至今,淄博市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协会的20多名成员在罗圈峪村买房落户、安装无线电中继设备,将罗圈峪打造成淄博市800余名无线电爱好者聚集、交流的“电台村”,也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以村庄形式出现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交流平台。无线电台展览馆由淄博市业余无线电协会会长张玉泉投资300余万元人民币建成。收集了二战以来的军用和民用电台200余台套,藏品多为国内外比较罕见的电台。
“到底什么是无线电?电台有什么用途?”一走进电台展览馆,小记者们便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淄博市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协会会长张玉泉以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方式、方法,把一些深奥的无线电知识作了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小记者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电台知识课。在听了张叔叔的讲解后,小记者们才明白,原来,无线电频谱其实和森林、煤炭、石油和水一样,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亦需要合法、合理地利用,切勿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小记者们对无线电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了许多感兴趣的问题,工作人员一一作了解答,尤其是在业余无线电协会秘书长高茂美的演示下和亲身体验通过无线电波与青岛、内蒙古的无线电爱好者进行了连线,让小记者们亲身感受到了无线电波的神奇。
(记者李黎)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