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临淄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目标 淄博市一流特色专科 ○晚报记者刘秀清 景行

来源:淄博晚报 2014-01-01 17:30   https://www.yybnet.net/

A

结构布局合理,环境整洁舒适,设备配套齐全,全部采取无障碍设计,确保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康复医疗服务,是该院康复医学科给予记者的第一印象。其由康复病区和康复大厅两大部分组成:康复病房开放床位41张,宽敞明亮,温馨舒适,人性化、专业化设计,配有空调、电视、储物柜及紧急呼叫系统等,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康复大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言语及吞咽障碍治疗室、心肺功能康复室、针灸推拿室、小儿脑瘫治疗室、康复评定室等。其中,运动疗法室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装修整洁,康复设备共计投入560余万元,包括上、下肢机器人、动静态平衡训练仪、悬吊系统、四肢联动、Elink、情景互动、心肺功能康复跑台、肌电生物反馈、语言训练治疗仪等一大批高、精、尖设备,能够方便患者日常生活和功能锻炼。

来到康复大厅,用“繁忙有序、温馨和谐”来形容这里面医患间的状态,是比较贴切的。每个医务人员或手把手为病人做康复治疗,或指导着病人操控先进的治疗设备,无一例外的,微笑始终挂在脸上。陪同采访的该科黄爱钧主任那爽朗的笑,更是充耳可闻。每到大厅,每个治疗点的病人,他都主动探望一遍,不仅给予康复上的指导,还有便是有如春风扑面的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决心。故而,现场的病人与他交流起来是那样的和谐自然。眼前的一切,让记者恍然间有种“家”的感觉。精湛的治疗技术、先进的康复设备、温馨的医疗环境,以及高水准、人性化、个性化的康复服务,不由让记者对这刚刚成立不足两月科室的前景,平添了诸多的信心。

“这里环境好,设备好,医生的人更好。你们可要好好报道一下他们,这不,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我都已经能走路了。”在记者拍摄照片的过程中,当知道记者的来意后,一位正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做治疗的中年男子主动发言。他的发言,让记者一时成为大厅中患者关注的焦点。而后,他们用积极配合拍照的行动,于无声中表现着对来该科就医身体有明显起色后的欣喜与感激。

曾有这样一例病人,患者是位24岁的小伙子,因髌骨骨折在其他医院手术治疗,手术后长期制动,结果造成膝关节挛缩、肌肉萎缩,不能站立行走,膝关节不能弯曲。小伙子痛苦万分,害怕以后的人生将要在轮椅上渡过。当他来到该院就诊时,关节功能障碍已3个多月。该科全体医生和治疗师对病人病情集体会诊,对其功能障碍做出了正确的评估,并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如今,通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小伙子已扔掉了拐杖,笑容又重新绽放在他年轻的脸上。

还有一位中年女性,因脑出血住进了神经内科,等病情完全稳定后,肢体的偏瘫却没有任何的缓解,患者陷入了绝望:难道下半辈子就要躺在床上渡过?后来,经他人介绍,病人家属来到了该科。他们仔细了解了病人的病情,察看了患者的病历及影像资料,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治疗方案:从训练坐立开始,再到站立,下肢负重训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病人已能独立行走,家属的欣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B

作为康复医学科的奠基人,自科室筹备到成立,作为见证人与实践者,一路走来,黄主任竭心尽力,从而成就该科仅成立不足两月,便赢得患者认可的“康复口碑”。

黄主任于1994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工作,先后干过骨外科、急诊科,于1997年后定岗于神经外科至康复医学科成立。期间,他熟练掌握了神经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处理,并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有独到的见解;先后于2001年和2008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进修神经外科和重症监护,回院后率先开展了微创血肿清除术、大鼓瓣开颅治疗大面积脑梗塞、脑血管造影等手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的特点,率先实行了呼吸机辅助呼吸、中心静脉压监测等多种治疗措施,使很多重病人转危为安。

在神经外科工作的日子里,目睹很多脑出血、脑外伤病人术后出现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多种并发症,医生虽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却对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束手无策的残酷现状,一直引发着黄主任深深的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让病人的功能恢复到最佳,让病人生活的更有尊严?终于在2012年,他化想法为行动,在医院的支持下,毅然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学习,从而系统掌握了偏瘫和骨科疾病的各种治疗技术。回院后,在软硬件设施极其匮乏的条件下,他深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外科等临床一线,单凭一双手,便治愈了多个偏瘫及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人,深受病人的嘉许。

鉴于很多医护人员和病人,对康复治疗一时之间难以认可的观念,黄主任多次向各科室进行宣教,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早期康复的重要性,让急性期的病人也能得到正规的康复治疗。为此,他积极向院领导建议建言,先后两批次派出6人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青医附院进行学习。如今,他们均已学成归来,并很好地贯彻了早期康复的理念。

随着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黄主任深深认识到单凭一双手的能量,是极其有限的,要想接诊多个病人,必须有大型康复设备的投入。此举,与路世勇院长的想法不谋而合,并将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列为2013年的“三重一大”项目。于是,在路院长的支持下,他先后去南京和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定购了一大批高精尖的康复医疗设备。同时,康复大厅和康复病房的建设也紧锣密鼓地展开。通过一年的精心筹备,康复科大厅和病房的建成,以及各种高、精、尖仪器的投入使用,为病人最大限度康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院高起点、严要求所购进的设备,均是国内顶尖水平的。比如投入达180万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即使放眼全国,也是凤毛麟角。它采用的是减重技术,将身体悬空,然后在微重力状态下使偏瘫肢体伸缩自如,通过千万次的重复,让病人的行走状态得到改善,而不是过去出现的“挎篮划圈”步态。此外,上肢机器人、情景互动、Elink等机器,寓练于乐,让患者在快乐中得到训练,在训练中体会快乐,既避免了重复性动作的乏味性,又增加了患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C

为了使病人更好的康复,在黄主任的带领下,该科对康复治疗进行了细化,分别有运动疗法(简称PT,锻炼患者的大关节及平衡能力,让患者能独立行走)、作业疗法(简称OT,设计一些病人感兴趣的活动和游戏,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言语疗法(简称ST,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训练方法,让患者恢复正常的交流能力),各种疗法相互配合,尽最大可能让患者功能恢复到最佳。下一步,该科还将开展心肺功能的康复、心理康复、假肢矫形器的制作等康复项目。

记者采访过程中,在黄主任的办公室看到一块由临淄区残联颁发的“临淄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匾额,这也是该科自成立以来所获得的来自社会的首个权威认证。“这对我们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鞭策,我科所有人员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学习、巩固并拓展康复知识,把科室做大做强,以更好地为临淄区人民服务。”黄主任充满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市政协委员徐飞 中心城区应建高架桥铺“井”字路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过黄河买国防2014-01-13 23:38
猜你喜欢:
评论:(临淄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目标 淄博市一流特色专科 ○晚报记者刘秀清 景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