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瑞典人在胶州忆瑞华中学校长王华亭(五)

来源:金胶州 2014-01-16 08:56   https://www.yybnet.net/

高维仪

匡仕信

在此之前,也有好几次冯国政老师通过王校长、冯缵庭老师(当时的英语教师)利用教会学校的条件,找小学生为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引路、送行。后来得知,瑞华中学是共产党胶东地区工委与杨家山里(现属胶南市)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联络点之一,瑞华中学不少毕业生所以能早年走上革命道路,与这种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做主任工作的逄先知同志,据说当年就受冯国政老师的影响颇深。解放后这位冯国政老师任泰安地委第一书记,可惜因肺结核病年不足40而英年早逝。 

王校长默默为办好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1938年1月,日寇入侵胶州后,社会经济萎靡,人民生活维艰,当时私立瑞华中学不收学费,但由于战争时期,学校办学经费无着,教师连微薄的薪金也发不出来,老师们几乎饿着肚子教学。教师自己勉强维持生活而家中老小却很难顾及,王校长一家五口经常断炊,平日只能靠啃生地瓜度日,但王校长仍带领全校师生坚持上课学习,绝不轻言退缩。王校长下课回家,遇家人抱怨,便和家人一同跪地祈祷,以此慰藉。后来有些学生发觉王校长家庭境况窘迫,但他们不敢公然接济,因王校长为人十分耿直,绝不轻易接受济助!学生只好也“曲线”起来,偷偷地将一包馒头丢到王校长家的庭院中,后来王校长发现此事,他得到这种燃眉济助,自然万分高兴,当即宣称这是上帝听了他的祝福而赐给他的(也许他真的这样认为)。食物由天而降,全家才得以拯救,这促使他更加坚定了“曲线”办好教育的信念。 

为了缓解老师们的生活困难,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尽量不加重学生家长负担的情况下,规定每个学生收学费谷子杂粮70斤,藉以维持学校生计。当时,瑞华的老师生活和学生生活完全一样,每餐主食是窝窝头小米粥,中午有份熟菜。学生每人晚上端着一盏小菜油灯上自习。这样办学的苦日子,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这真是“粗粝油灯耕耘苦,用尽辛劳育群英”了。 

解放后,私立学校停办,王校长于1956年由政府推荐到青岛商品检验局做出口商品化验分析工作。这是他的老本行,自然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工作颇有成效,这时全家生活才有所改善。 

王校长退休后,因老母年迈,在家(王台镇埠上村)无人照料,于是他只身返回农村老家,每天为老娘洗衣做饭,日夜守护在床前,嘘寒问暖,侍奉老娘长达10年之久,直到送老娘入土,方回青岛。他的孝顺老母、尊老爱老的行动,当时十里八乡都传为佳话,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1984年,在他83岁时,因患前列腺肥大症做了切除手术,插管导尿,致使他生活难以自理,身边又无人照顾。辗转岁月,病情加重,于1989年12月30日逝世,享年88岁。(完)

新闻推荐

副市级以上老领导情况通报会召开 张德平主持会议并讲话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瑞典人在胶州忆瑞华中学校长王华亭(五))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