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海 曾担任市大沽河左二标段工程技术人员
现任青年水库管理所所长(左为刘俊海)
人们把河流称为大地的动脉,河流世世代代滋润着大地、哺育着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所以很多河流也被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如果说,长江和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那么,大沽河就是青岛的母亲河。
岁月砥砺
母亲河伤痕累累
自96年毕业以来,我就一直在市水利局大沽河管理所工作。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12年来我对这条河再熟悉不过了,那一串串数字早已在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
我深深知道:我们的母亲河——大沽河在保障饮水,灌溉桑麻,滋养果蔬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繁衍生息、传播灿烂文明的漫长历程中,这条我们赖以生存、引以为豪的母亲河也患上了堤防薄弱、主河槽局部冲刷严重、防汛道路不畅、河口淤积等病痛,饱经沧桑,筋骨疲惫……
工程开工
母亲河迎来新生
2012年,母亲河终于迎来春天。2月8日,大沽河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随着全长2.53公里的大沽河标准段建设完毕,在绵延55.67公里的大沽河两岸,拉开了一场气势恢宏的水利大会战。2013年,我被从青年水库管理所抽调到大沽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水利工程建管组,主要负责南庄闸路口至胶城交界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伴着漫天尘土,每天我都要在12多公里的左二标段上走几个来回。
白天,我要在所包河段上与施工单位、沿河村庄、企业协调施工事项,还要解决施工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是到了晚上也不敢掉以轻心。随着工程不断推进,大沽河内大量河砂成了不法之徒眼中的“肥肉”,他们利用晚上执法人员少、堤防长的情况,与执法者玩“躲猫猫”。记得那是6月7日凌晨,由于工程需要,填筑堤防的砂砾土需要从二十几公里外的山丘买土,为确保夜间顺利施工,我与施工方一直呆在筑堤现场。到了凌晨3点多钟,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指挥部,刚想休息一下,巡逻队员给我打来电话,说贾疃桥下游有人想偷砂,两台挖掘机刚驶进河道。接到电话,我与水利局水政执法人员急忙赶赴现场。在公安部门配合下,我们对现场人员、机械、车辆进行控制,并对违规运土机械车辆进行了扣押、调查。等全部手续办完后,天也亮了,一夜没有合眼的我,又向筑堤现场走去……
成果丰硕
恋河情难以割舍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虽然这一年有些辛苦、有些忙碌,但看到一条坚实的大堤慢慢筑起,一条条生态袋整齐地捆绑在河槽里,一株株小草在护岸上生根发芽……尤其是我们胶州的大沽河治理创造了率先完成堤防填筑、率先通过公路部门验收等若干个青岛第一,在全青岛市大沽河治理观摩考评中实现“五连冠”,所有的辛苦与忙碌全部化为甘露流入了我的心田。
现在我又回到青年水库管理所工作,每当节假日有空的时候,我还是会带着孩子去新筑成的大堤上走一走。虽然现在大堤两侧还有许多地方未被植被覆盖,但我坚信母亲河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一定会青春永驻。
(刘俊海 讲述 徐聚法 整理)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