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一隅。首席记者 渠怀素
时间上溯到2010年3月26日。当天上午,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内彩旗飘扬,在一派喜庆热烈的气氛中,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从这一刻起,在“我的大学”里,职教中心与学院共生共荣,迅速发展壮大,现已开设三二连读大专、中专36个专业,其中机械制造、电气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护理4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
“组建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对提高我市职业教育整体素质、扩大学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院办学模式改革上的一次探索,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赢的举措,对推进学院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谈到职教中心的地位与作用,枣庄科技职业学院院长侯同运如是评价。
“教”字为先
“去年11月9日,《滕州日报》小记者团参观了我们自己的大学——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在大学里,我们不仅参观了美丽的校园,而且还与大哥哥、大姐姐们进行了互动游戏,学到了手工创意制作。我还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朵火红的玫瑰花,送给了我的妈妈。这次活动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心中有一种成就感……”这是市第四实验小学王静怡作文中的一段话。她的有感而发,看重的是“我的大学”里的动手能力。
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看重的正是这里有针对性、实践性强的教学效果。在“我的大学”里,有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辅导奖的张丽,有获“山东省技术能手”候选人提名的代趁趁,有被评为首届“枣庄职教名师”的刘端海……
为强化教学效果,市职教中心健全完善了教学工作规章制度,涵盖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培养、教学常规管理等各个方面,有效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规范教学常规工作。“现在,教师迟到、空堂、提前下课现象得到有效杜绝,教学督导工作成效明显。”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市职教中心学校校长徐庆俊告诉记者,经过严格考试管理,加强学风建设,勤奋上进、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同时,该学校还经常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优秀教案评比、课堂教学研讨会等业务活动,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教改学术氛围。
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错位发展”的思路,市职教中心撤销了一批招生就业差、与学校发展不吻合的“休眠专业”,优化了专业结构,专业设置由25个压缩为13个;成立了由政府主导,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修订完善了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加强了品牌专业建设,其中护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枣庄市十大品牌专业。
“学”有标杆
2008年8月22日,在青岛打工挣学费的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学生万田力、孔维健舍己勇救坠海女青年,获得首届“善国爱星”。万田力还荣获“滕州的感动”青少年道德标兵称号。 (下转A02版)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