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时间,王宜伟与同事们经常讨论驾驶节油技巧王宜伟的性格十分开朗
记者 刘智/文 渠青/图
在王宜伟身份的标签中,除了“三星级驾驶员”、“金牌员工”、“安全标兵”、“先进工作者”外,又另外加了一项,便是第二届全市道德模范——“最美滕州人”。
其实,王宜伟并不“美”,个头不算太高,长相也不出众,圆圆的脸庞,微胖的身材,怎么看也不能与韩剧中的“美男子”相比。然而,就是这样其貌不扬的他,练就了一身娴熟的行车技术,创下了安全行驶200余万公里的纪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哦,他的美原来在这里!
3月21日,记者来到市国运公司,见到了客运驾驶员王宜伟,与他聊起了行车的那些事。
他倔强:“就是倒3天咱也得倒出去”
海南、贵州、云南……这些在平常人看来一年也到不了一次的旅游胜地,却是王宜伟经常去的地方。有人羡慕:这多好啊!然而,想想那数十个小时的行车时间,任谁也不会再兴奋了。长时间的驾驶,无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如何解决?王宜伟的答案是,不光要凭高超的技术,关键时刻还得有股子“倔”劲儿。
去年10月份,王宜伟奉命带着旅客前往北川,去时走的秦岭一线,一路顺风顺水。而回来时,问题却来了,“师傅,咱走另一条线吧。”“是啊,换一换风景。”面对旅客的要求,王宜伟不好拒绝,便答应了。车行驶到陕西和湖北交界处,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车太宽,过不去。”王宜伟说,他开的是高I级大客车,车身长宽都比平常车辆多许多。后来,在当地驾驶员的帮助下,王宜伟才找到了一条盘山公路,准备绕山而行。
没想到,刚开上去没多久,车便陷入了困境。“四川境地的公路有特点,坡陡弯急,一侧是悬崖硝壁。”王宜伟说,由于车身太长,在一个大坡上,他试了3个小时也未能爬上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车上的旅客也躁动起来,因为不光车不走了,手机也没了信号。“旅客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没有手机信号就意味着无法救援。”王宜伟说,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空有技术没用,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关键时刻,得有人站出来。王宜伟与换班驾驶员边努力尝试边安抚旅客,让他们稍安勿躁,一定会有解决办法。旅客不信,王宜伟大喊:“咱要是上不去,就是倒3天我也得把车倒出去!”
最终,王宜伟还就是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和这股子倔劲儿把车向前开了出去,整整耗了7个小时的时间。
他沉默:“旅客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在王宜伟的心中,只有两个字最重要:安全。不光是对自身安危要负责,更关键的是一车50余人的安全保障全系在他的身上。面对乘客的不理解和抱怨,他选择沉默,“旅客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没啥。”王宜伟一直这样想。
2008年暑假,王宜伟和同事带着一车人去西安旅游,走到安徽和河南交界处,后轮车胎爆了一个。车辆维修期间,王宜伟和同事忙着安抚旅客情绪,没注意当地维修人员在安装轮胎时却有了疏漏。“新胎的螺丝没拧紧,后来在路上才发现。”王宜伟说,下午返程时正轮到他驾驶,刚上高速他就感觉车子不对劲,于是他立即选择停车,联系另一辆车将旅客接走,以免耽误行程。有旅客抱怨,王宜伟也不予反驳,只能一遍一遍耐心解释。最终,他在车来车往的高速路上待到凌晨,直到车子修好,他才匆匆赶回宾馆休息,备战第二天的旅途。
今年正月,天连降大雪。正月初六,王宜伟接到任务,带前一天因天气滞留的旅客返回青岛黄岛。车出发时,天并未降雪,可车刚驶上日兰高速,雪又下了起来,雪降到地上便被车压成了冰,不一会儿路面就铺了满满一层,像镜子一样。“在日兰高速40公里处,有一个上下坡,在这种天气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王宜伟对路况十分熟悉,他只能把速度一降再降。
速度降了,旅客不愿意了。“师傅,您开快点。”“耽误了事情,你能负责?”王宜伟几经解释不奏效,无奈选择了沉默。车子行驶到下坡处,一些不明状况的车主踩刹车减速,结果车辆打滑,十几辆车撞到了一起。旅客们这才明白,原来路况这么差,驾驶员在为自己安全负责。
“当时,所有的旅客都拿起电话打给亲人,叮嘱他们一定不要开车上路。”王宜伟说,当旅客叮嘱他“慢点开”的那一刻,他感觉受的委屈都值了,幸福感油然而生。
他深情:“能一直握着方向盘就很满足”
王宜伟是一个为车而生的人。“我参加工作只做了一件事,只爱做一件事,就是开车。”他从小就喜欢汽车,理想是当司机,18岁成为一名汽车修理工,后来考了驾照,就一直从事驾驶工作。“我觉得,能一直手握方向盘,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一件事。”王宜伟这样说。
作为一名旅游大巴驾驶员,车辆运行里程长,道路情况更加复杂,旅客的需求层次更高,王宜伟总是从高、从严要求自己,始终将旅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他注重服务的主动性,主动观察旅客的表情和体态,主动询问旅客的需要,主动帮助旅客排忧解难,用热心、耐心、诚心服务旅客。
为了更好地解答旅客的咨询,他还主动收集各旅游景点简介和各地名优土特产等资料,做到了“业务考试门门优,旅客问询一口清”。王宜伟的同事龙兴运和任宝军说,在他们的眼中,王宜伟就是一张“活地图”,全国各地的旅游线路他都熟悉,各个路段的路况他都了如指掌,有什么困难问他,一准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
不光如此,王宜伟还是个“节油达人”。在十几年的驾驶生涯中,他总结出了自己的“节油经”。起步、行车、减速……驾驶操作中,如何做才能最省油,他心里最明白,“开大型客车,要把车身的自重算到油耗中去,合理利用车辆自身惯性减速、停车,能够达到最佳节油效果。”王宜伟说。正是这种“节油工作法”,他可以为公司每年节约燃料近万升,年创经济价值10余万元。
正是如此,王宜伟用数字书写着对岗位的无私奉献,用安全第一的责任诠释着对乘客的爱心无限,用默默无闻的奉献述说着对公交事业的深深热爱,正如“最美滕州人”颁奖词所说:“运筹帷幄千般途,驰骋万里行。东西南北,春夏秋冬,旅途送温情。崎岖坎坷十八载,平安奔前程。苦累无言,技高一筹,金牌好员工!”
新闻推荐
学透上级政策 引领农业发展 市农业系统召开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邵士官出席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