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济六条”规范打车软件高峰时禁用“嘀嘀”“快的”

来源:济南日报 2014-03-06 08:08   https://www.yybnet.net/

早晚交通高峰期(7:00—9:00,17:00—19:00)出租车驾驶员不得使用。出租车在载客途中不得使用打车软件,确保出租车行驶安全,确保乘客乘车安全。

在场站候客的出租车不得使用打车软件寻客,除乘客遇有急、难、险等特殊需求外,驾驶员不得使用打车软件。打车软件开发商应向行业管理部门备案,主动接受相应的行业监管。使用手机软件接客途中使用“暂停”标志,不使用的将在全市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中给予扣分处理。加大对打车软件所带来的拒载、加价、甩客等现象的调查处理力度,对违规驾驶员予以严肃处理。

本报3月5日讯(记者 张铮 通讯员 李东)嘀嘀、快的两大打车软件在给社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行业监管和乘客维权带来了新的课题。今天市交通运输局针对打车软件存在的问题,依据行业管理规定,推出六项监管措施给予规范,其中,早晚高峰时段(7:00—9:00,17:00—19:00),将禁止出租车驾驶员使用打车软件。

“打车软件商双向优惠措施为乘客和驾驶员带来了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行车安全隐患、引发了新的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不平等,造成不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扬招更加困难”,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如此解释出台六项规范措施的初衷。该负责人同时对“嘀嘀”“快的”等打车软件的积极意义给予肯定。他表示,打车软件符合交通运输部推行的电召发展趋势,方便了一部分乘客打车,同时减少了出租车空驶巡游,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外地城市啥态度?

“扬招”不停车,服务质量下降、交通违章事故增多……由打车软件繁荣带来的种种行业乱象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究其原因,打车软件尚缺乏强有力的行业监管是重要原因之一。记者梳理了国内一、二线城市交通主管部门对待打车软件的态度,大体可分为三种。

1

严禁或不支持使用

成都

出租车驾驶员行车中使用打车软件属妨碍安全驾驶行为,依照法律法规,可罚款100元,记2分。

厦门

禁止“的哥”在行车时操作手机或使用手机智能召车软件。

南宁

打车软件容易导致信息泄漏,不支持出租车司机和市民使用打车软件。

2

规范使用

北京

每辆出租车只允许安装一种打车软件。

上海

3月1日起,高峰期(每日上午7:30—9:30以及下午4:30—6:30)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叫车。

青岛

出租车驾驶员行车中禁用打车软件,接到订单后,接客前应按下“暂停”灯。

3

暂不干预

广州

只要打车软件的运作不违反广州出租车管理条例,暂时不会干预,由市场自发调节。

杭州

将和物价部门保持沟通,而物价部门将对打车软件进行专项调研。 (本报记者 张铮 整理)

补贴新政执行一天再变乘客每单补贴降至5元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南婷)

记者从快的打车获悉,新政仅执行一天又做出调整,快的打车进一步调低补贴金额,乘客打车补贴降至每单5元,每天2单。

快的打车3日晚发布消息称,从4日起,乘客通过快的打车内置支付宝支付车费的补贴调整为每单10元,每天2单,司机端补贴不变;乘客通过支付宝钱包扫码付款的补贴调整为每单10元,每天2单;将用支付宝钱包扫码付款的司机补贴调整为每单5元,每天10单。

新政仅执行一天,快的打车又于4日21时30分紧急发布消息称,从3月5日零点起,快的打车与支付宝钱包将继续对补贴做出调整,即使用快的打车内置支付宝付款,乘客每单减5元,每天2单;支付宝钱包扫码付款,乘客每单奖励5元,每天2单。

快的打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快的打车还会继续随机调整补贴,不排除会重新调高补贴及增加更多活动形式。

记者观察

先搞好服务 再琢(赚钱

经历了为期数周的“烧钱大战”,“快的”打车率先宣布下调补贴标准。

不可否认,打车软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很好的入口平台,围绕这个平台,可以植入很多商业可能,出租车市场庞大的刚需人群则是实现这些可能的最有力支撑。

不过,打车软件提供商的想法似乎有些过于简单,一系列乱象证明,公共服务行业并不能用简单的你买我卖的“O2O”模式来界定,打车软件的买单对象只是他们需要的商业客户,而在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方面,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投入,特别是安全责任,反而要出租车企业和监管部门来为那些只顾低头拨弄手机、随时面临交通事故危险的“的哥”来买单。

与铁路、民航、城市公交等交通行业一样,出租车行业排名最前的关键词永远是安全和公共服务,而不是商业与赚钱。未来的打车软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打车手段存在。只有在确保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前提下,打车软件才能真正赢得乘客,或者说那些所谓的“商业客户”。

(本报记者 张铮)

新闻推荐

刘健转会案二次仲裁结束悬案或成一桩糊涂案

本报4月8日讯(见习记者 史光明)刘健转会案沸沸扬扬地从1月初闹到了现在,4月8日下午,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再次开庭审理了刘健转会纠纷案,针对青岛中能俱乐部与刘健之间的“续约合同”真伪进行审理。但...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济六条”规范打车软件高峰时禁用“嘀嘀”“快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