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陆斌
新增设
●高清多功能闯红灯电子警察38处
●高清交通违法抓拍视频监控19处
●自适应智能信号控制系统11处
●全方位无缝隙覆盖城区56条道路
3月7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获悉,我市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全面峻工,经过前段时间的调试现已正式启用。
硬件建设提档升级
交警部门在全市城区原有72处监控设施的基础上,新增设了高清多功能闯红灯电子警察38处、高清交通违法抓拍视频监控19处、自适应智能信号控制系统11处,这些系统的投入使用使交警部门对全市城区56条道路实现了全方位无缝隙覆盖,将我市的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据了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有高清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超速抓拍系统、交通卡口系统、路面视频监控系统、路口信号灯等子系统,按照功能、业务需求分别接入“青岛市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青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同时与我市的826个社会治安监控探头资源共享,大大增加了信息采集的数量。
强化道路动态管控
该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的实施,实现了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五大提升。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道路交通电子监控系统具有交通违法抓拍功能。前端设备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交警大队后台系统,由机房后台系统统一管理、分类,并对交通违法图像信息进行分检,录入到“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加强了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系统可以对车辆的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实行抓拍。
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对安装电子监控设备的路口、路段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现交通拥堵、肇事、治安、刑事案件时,可在第一时间协调指挥路面执勤警力,及时采取疏导、调流、管制等有效措施进行疏堵保畅、控制现场,实现科学调整交通流量,改善道路通行环境,确保了不发生有影响的重大交通拥堵,提升了道路管控通行能力。
全面掌握路口情况
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可以全面掌握路口通行情况,及时进行调度指挥,由以前被动勤务变为主动勤务,使交通管理真正实现了“人机一体结合、地空立体管理”,提升了勤务机制运行能力。
新建设的电子警察系统有24小时录像功能,以及绿灯过车拍照功能。在需要时,可通过录像回放及下载功能,将路口内摄像机视野覆盖范围内的任何事件进行还原,从而对事件进行判断。绿灯卡口功能是在信号灯绿灯时,车辆正常行驶经过路口,抓拍摄像机对正常行驶的车辆同时进行拍照留存图片信息,充当了交通卡口的作用。运用卡口可以有效辅助案件查处。例如,对于发生的肇事逃逸案件可以通过系统布控,查看交通事故现场周边的电子监控视频资料,从而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提供证据,提升了交通事故案件查处能力。
提升智能交通管理
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将进一步提升智能交通管控水平,推进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和市区道路交通电子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增设交通智能设施,建设40处智能信号灯,将现有的110处普通信号灯升级改造为智能控制。完成系统自动对过往车辆进行自动识别、智能管理和自动感应抓拍违法行为,实现从路口到路面的动态管控。在静态管控上将继续规范道路的标志标线的施划,结合智能系统的抓拍功能,以治理城区乱停乱放为突破口,确保城区交通畅通有序。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