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登陆“新三板”的丰光精密公司生产车间IPO重启、“新三板”开闸、青岛蓝海股交中心启动等重大资本市场改革措施陆续出台,为我市企业开展资本市场融资带来了一系列利好。当前,我市正处于“转调创”的关键时期,目前全市已储备拟上市企业34家,其中1家企业上市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受理,4家企业接受青岛证监局备案辅导,5家企业启动上市程序,形成了“上市申报一批、辅导备案一批、培育启动一批”的梯队上市格局。
强化政策支持
加强对各镇办上市工作负责人和全市拟上市企业高管的业务培训,多次邀请深交所、中信证券、齐鲁证券的专家,进行上市政策解读和实务操作培训,并赴张店、邹平等地学习当地企业上市经验,累计培训200多人次。
实行企业上市绿色服务通道,对企业上市过程中存在的资产权证不齐、募投项目用地指标不足、股份制改革产生的税费奖励等待解难题,建立工作台账,及时组织召开协调会,城建、房产、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面对面”帮助企业提方案,限时解决问题,为企业及时推进上市各项工作铺平道路,成功推动了武晓集团按时提交上市申请、天能重工辅导备案、晓天工贸海外上市审核等。
针对中介机构数量多、差距大、企业难选择的问题,市金融办根据券商资信评级和业务优势,遴选了广发、中信、招商、齐鲁等多家知名券商建立券商资源信息库供企业参考,搭建起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三方信息交流平台。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实行“点餐”,再由券商提供“一揽子”上市推进方案,受到企业的欢迎。
壮大上市梯队
市金融办积极与财政部门、行业协会对接,通过纳税大户、行业龙头企业等渠道挖上市后备企业,根据企业发展潜力排定上市计划,新增了辉腾机械、凯能锅炉等6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我市已基本构建起“3+1”产业上市板块,即重点推动以东方铁塔、武晓、汇金通、天能重工为核心的金属结构板块,以德固特、达能环保、凯能锅炉为核心的锅炉及辅机板块,以辉腾机械、中信欧德为核心的数字化装备板块,培育发展以康源药业为核心的生物医药板块,力争每个板块配置3家以上的拟上市企业,以龙头带动龙身,促进整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突破场外挂牌
近日,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为新的一年我市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启了开门红。一批像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这样虽然规模不大,但具有较高成长性的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正在通过场外挂牌成为我市冲击资本市场的生力军。
与上市相比,挂牌融资具有门槛低、期限短、可以小额多次融资等优点,是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途径。“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场外市场挂牌规范和融资成长后,更有利于企业实现转板上市”,市金融办分管负责人说。我市在推进大型龙头企业上市的同时,积极推动效益好、市场前景大的中小企业到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率先在青岛地区出台了《支持企业进入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融资的意见》,通过邀请券商巡讲、业务推介等,引导、支持企业在场外市场开展股权直接融资、私募债融资和股权质押融资等业务。目前,雷悦重工、日能拉伸膜、前丰国际帽艺3家企业已经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另有8家企业签约启动“新三板”业务,签约企业数量在青岛11区市列第二位,华塑机械、瑞丰气体容器等7家企业有望于年内实现挂牌。(孙志刚付念文)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