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近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两个决定全文,引发社会各界积极评价。本报特邀请部分教师、学生和机关干部就这一话题进行了互动。
市委党校总务处副主任曹海珍:纪念日和公祭日的设立既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又重拳回应了以安倍为首的日本右倾势力的无耻言行,为他们敲响了警钟。再次表明了态度,那就是,任何歪曲、颠覆和篡改历史的中国都决不答应。这一做法也是在向国际社会澄清历史真相,汇聚爱好和平人们的力量,共同抵制和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作为党校教师,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弘扬爱国主义与和平发展理念,激励全市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市司法局杨子楣:知往鉴今,我们才能更明白努力的方向,从过去那场灾难中获得前进的动力。纪念日和公祭日的设立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为世界和平所作努力的纪念,是对牺牲的英烈和死难同胞的缅怀,也是用立法的形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不代表铭记仇恨,只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宁,才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真正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市教体局董淑舟:这是正本清源之举,不仅能够激励国人以史为鉴,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发图强,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同时昭示天下,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但是决不允许对侵略历史的否认,决不允许侵略战争的重演。
胶州四中团委书记周辉:每一个国家、民族,都从历史中走来,也必将回归历史本身。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国耻,痛定思痛,毅然前行,才能书写更加辉煌的史诗!将纪念日和公祭日写进立法,顺民心、得民意,必将坚定每一个中国人的强国梦,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助力推波!写进立法,写出了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声,照亮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田!
实验小学教师唐英杰:确定纪念日,设立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勿忘国耻,奋力实现中国梦。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对照历史,引导学生正视历史,为民族复兴,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青岛工学院学生会主席马俊飞:岁月悠悠,洗炼中华英魂,历史斑驳,难改侵略血泪。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云“以和为贵”,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宽容理解,也需要对非正义的严正态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将铭记历史,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珍惜幸福生活,刻苦学习,努力成才,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胶州三中高二一班马雪:国家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对正义的宣扬,是对中华民族的负责,是对历史逆流的回击!让我们铭记历史,时刻不忘历史教训,为了祖国更加富强好好学习,让那些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胶州六中九年级九班尹一涵:“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国家之所以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是要时刻提醒我们,要永远铭记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血债。也明确地昭告世人,中国人的血不会白流,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永远缅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永远缅怀那一个个无辜的倒在日本军国主义魔掌中的鲜活生命。作为学生,我们一定铭记国耻,以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为中国梦早日实现而更加努力学习。
新闻推荐
务必树立践行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 ——一论深入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