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我市社区就业规范化服务新模式获推广

来源:金胶州 2014-04-18 11:42   https://www.yybnet.net/

自助服务一体机,即时办理就业和社保业务在村里的电子显示屏上就可看到市人力资源市场当日招聘信息,39项就业业务直接下放到基层办理;社区里安上了自助服务一体机……今年来,市人社局在青岛市率先开展镇、社区、村就业规范化服务试点工作,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构筑起了“就地、就近、及时、均等”的城乡“4J”就业服务新格局。近日,人社部劳科院、省人社厅领导先后前往胶州调研4J模式,青岛市人社局在我市召开现场观摩会,推广我市就业服务工作经验。

服务平台延伸到村

构筑“一刻钟就业服务圈”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全力做好城乡统筹发展形势下的就业服务工作,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市人社局在李哥庄镇试点社区就业服务,按照社区不少于50平方米、行政村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建设社区、村服务站办公场所,新建44个村级人力资源服务站,1个新型农村社区人力资源服务站,统一配备安装了不锈钢镀金门头标识、品牌标识、工作制度牌、职责牌、流程牌、架构图等,全部公开张挂上墙。社区设立“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个服务窗口,村设立“就业保障”综合服务窗口。社区、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的成立,填补了我市镇级以下无规范就业服务点的空白,在青岛地区率先实现镇—社区—村三级平台建设全部到位,对全镇2000余家各类用工单位和30000余名适龄劳动力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

突出作用发挥,搞好职能下放工作。结合试点工作,市人社部门对45项就业服务业务进行了细致梳理,按照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的原则,对镇、社区、村三级平台的服务功能深入论证定位,实现了职责下放规范有序,责任分工具体明确。镇级平台工作职能由试点前的4类11项增加到8类39项;社区平台以劳动力资源管理、申领失业金指纹认证、岗位匹配等为重点,从零增加至6大类14项具体工作;村级平台以劳动力资源信息和岗位信息采集为重点,从零增加至4项职责,开展政策宣传和信息发布、采集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企业用工信息、提供职业培训服务等具体工作。

“通过试点,业务办理实现了由市、镇(办)两级平台为主向社区、行政村并重转变,服务时效由原来的半小时服务圈向一刻钟服务圈转变,服务范围由城镇为主体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不出村镇门,办好就业事的目标已经实现。”市人社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

网络到村

信息发布实现四级联动

“现在大家看到的招聘信息,就是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当日的招聘信息,市—镇—社区—村实现同步发布了。”日前,在李哥庄镇大屯社区毛家庄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彭双业高兴地告诉围观电子显示屏的村民。

在推进社区、村就业规范化服务试点工作中,市人社局会同李哥庄镇政府认真抓好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建设,按每个社区2名专职、每个行政村1名兼职的标准组建了46人的专兼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理员队伍,统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档案柜等基本办公设备,统一配置电子显示屏、政策宣传橱窗公共服务设施,统一安装“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形成了“一站、一网、一人”的村级就业服务基本模式,实现用工、政策、培训等各类信息联动实时发布,强化了信息辐射功能,劳动者求职和企业用工更加便捷。为充分调动协理员的工作积极性,认真搞好协理员的待遇落实工作,对专职协理员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并缴纳社会保险。对兼职协理员按照户口在1000人以上村庄的,每人每月400元;户口在1000人以下的,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发放工作补贴。像彭双业一样,目前46名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活跃在社区、村劳动保障第一线,成为社区、村就业服务的“当家人”。

社区、村劳动保障协理员还积极开展企业招聘代理登记工作,通过“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即时上报各类招聘信息,由市级人力资源市场统一集中发布,扩大信息覆盖范围。“以前我在厂门口挂了一个招工牌,一个月也没有报名的,现在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发布了,几乎每天都有咨询的,服务站建到村,小企业招工也方便了。”一名普通私营企业主说道。

做细基础信息

实现服务对象“六清晰”

基础信息是工作开展的依据。在社区、村就业规范化试点工作中,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了“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和“企业用工信息采集”工作,并全部录入“一体化信息系统”,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链和数据库,实现了劳动力资源底数清晰、企业用工状况清晰、求职需求清晰、培训需求清晰、创业需求清晰等“五清晰”,并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

在李哥庄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随着工作人员打开“一体化信息系统”中的“基层服务平台”模块,通过试点创建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企业用工数据库”清晰可见,劳动力资源总量信息、从业状况分布、企业用工状况信息等一目了然。“通过这两个数据库的建设,我们实现了对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状况的动态把握,为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奠定了坚实基础。”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社区、村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和“企业用工信息采集”建立的劳动者求职需求台账、培训需求台账、创业需求台账等10余种台账整齐划一,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和需求、联系方式等清晰可见。底数摸清了,基层的服务就有针对性了。

基层“三对接”

就业服务活动有序开展

今年24岁的王胜伟是一名80后的新生农民工。曾干过包装工、营销员等多项工作。今年以来,想转行干面点工,近日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况瑞英,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协理员况瑞英输入王胜伟的个人信息和求职需求后,通过操作“人选岗”系统模块,计算机自动筛选出21条面点工招聘信息,经过甄别,王胜伟看好一家老牌粮食企业,热心的况瑞英又主动牵线搭桥,帮助王胜伟顺利实现了干面点工的梦想。今年以来,她通过操作“人选岗”系统模块帮助村民求职60余人次,受到村民的好评。

“信息采集和管理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依托信息系统的求职需求、培训需求和创业需求,发挥协理员的作用,开展岗位对接、培训对接和创业对接工作,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在一线,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创业”。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魏艳青原先在李哥庄镇内一家机械厂做普通工人,今年2月份在镇服务中心报名参加了***师培训班,顺利拿到了人社部门发放的职业资格证书后,开起了“太乙推拿中心”,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像魏艳青一样,今年已有100余人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通过“三对接”活动建立的促进就业创业机制不断完善,目前镇、社区、村三级服务平台已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进行岗位对接126次,421人达成就业意向;组织210人参加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了“就业政策进社区,惠民服务进万家”活动,将2万余份促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折叠页免费发放给全镇1.7万户居民家庭,扩大了政策知晓面,激发了群众的就业创业热情。(周辉)

新闻推荐

市卫生系统:举行安全生产培训暨消防演练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市社区就业规范化服务新模式获推广)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