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的“吸血鬼饮料”
本报讯(实习生 王冠 记者卢虹) 一个外形酷似医用血袋,里面装着猩红液体,这种名为“吸血鬼饮料”、“吸血鬼能量饮料”等“仿真血浆”近来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但其为“三无产品”。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吸血鬼饮料”,出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相关宝贝”等字样。但是,只要将关键字换成“血袋饮料”等,还是可搜到各种“仿真血浆”。记者发现,多数产品包装袋为全英文标识,价格2元——70元不等,其中价格稍贵的多标榜来自澳大利亚等原装进口,但所有关于产品的标准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均显示空白。“口味多样,一般由水果调制而成,为了追求色泽也会使用添加剂。”一位月售200多件的卖家告诉记者,“包装袋可依据自身情况自由组合,添加输液管、灌装针管等。”
随后,记者走访山师、芙蓉街等沿街零食店铺发现,多数销售的仍是品牌主流饮品和来自青岛、烟台等周边地区的品牌饮品,未见“吸血鬼饮料”的身影。“每个店铺都有固定的进货渠道,这种稀奇古怪的饮料一般不会进货。”新世界商业街一位李姓老板说道。
据悉,国家食药监总局已对这类饮料发了“红牌”,称此类产品未经任何部门批准生产,产品标签标识不规范,属“三无”产品,要求商家下架此类饮料。“按照《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全部使用外文标注的商品一律属于违法商品。”对此,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要购买明确标示“产品日期、生产厂家地址、生产厂家名称”等信息的食品饮料,不要购买全部用外文标注的“三无”产品,以防侵权伤身。如消费者发现销售“吸血鬼饮料”,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新闻推荐
楼市下行趋势难以扭转 地方政府“救市”措施转向改善型需求或成“托市”主力
新华社北京8月9日专电(记者 郑钧天)在楼市下行趋势难以扭转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救市”措施开始瞄向改善型需求。8日,福建省正式发文松绑福州、厦门两市的楼市“限购令”,并在首套房认定和信贷政策...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