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黑小麦亩产近千斤,价格每斤2块6毛钱,加工成面粉,卖到秦皇岛、青岛等城市,每斤达到7元以上。 ”今年,临邑县临盘街道南刘庙村的720亩黑小麦喜获丰收,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崇滨美滋滋地说。
近年来,临盘街道着力破除影响农业发展的旧框框,跳出“家门”统种统收,跳出“农门”培壮链条,跳出“省门”做响品牌,让现代农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发展规模农业
“除了每亩 1000元的固定流转费用,统种统收后,种子、播种以及田间管理等费用,每亩能降低100多元,我们还可以安心在外面打工,收入自然比以前更多了。 ”临盘街道夏家村村民夏卫华说,今年该村1000多亩土地全部进行了流转。这只是临盘街道发展规模农业、实行统种统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临盘街道通过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和田间整理工程,双管齐下,集中成片搞开发,优化布局增后劲。围绕粮食产业,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先后实施了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5000亩土地整理项目,还有正在开展的3万亩田间工程。对尚未进行田间工程的村庄,通过街道财政拨付和村庄一事一议筹措资金,对辖区排灌沟渠进行统一清淤疏浚。同时,街道引导各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统筹各村农机资源,统一为群众提供统种统收服务。目前,该街道夏家、曹店等5个村庄的土地实行了统一流转,南刘庙、前杨、魏家、崔大等12个村庄的土地实现了部分流转,流转总面积达到8000多亩。
拉长产业链条
“肉鸭养殖每只纯利在1.5元到2元之间,现在,我们六和肉鸭养殖合作社有200多个社员,每户年养殖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在临盘街道魏家肉鸭养殖小区,六和肉鸭养殖合作社防疫人员董志合告诉记者。
近年来,临盘街道围绕农业产业,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搭建起了粮食、鱼鸭混养、肉鸭、蛋鸡、奶牛、肉牛等六大富民产业链,让群众在产业链上稳步增收。先后培育了峰宇面粉、六和食品、浙南元亨等16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6亿元以上。成立了鑫祥鱼鸭混养合作社、六和肉鸭养殖合作社、永兴合作社等13家农业合作社,社员户数达到3000多户。同时,通过支持企业与农民签定订单、鼓励农民参资入股、倡导企业雇用农民等多种方式,使企业与当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平时,订单养殖的鸡蛋要高出市场价一毛钱,一年下来,能多赚一万三千多块。”谈到订单养殖的好处,专门为生产卤蛋的山东浙南元亨有限公司提供原料的养殖户张志良说。
实施品牌战略
“以前,我们侧重于销量,消费者只知道我们生产的面粉,不知道‘峰宇\’这个品牌。近几年,我们实施品牌开发战略,继‘峰宇\’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后,对公司的峰宇系列、小白熊系列、麦芯系列、玉狮系列等进行统一包装,实现了品牌的系列化。 ”山东峰宇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召峰说。
近年来,临盘街道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靠龙头打造品牌,靠品牌带动品质,靠品质倒逼生产。先后取得了“峰宇”“浙南元亨”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获得了3个有机食品认证和12个绿色食品认证,培育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目前,辖区农业企业和基地生产的面粉、卤蛋、肉鸭等产品已走出“省门”,远销全国各地;临盘万亩鱼鸭混养基地的无公害鲜鸭蛋还远销到了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
□本报记者 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 高德刚 陈金波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韩超 通讯员 付维新 赵双)8月24日,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因德州火车站站台、进站天桥施工改造,自9月10日至12月10日,经停德州火车站的47趟旅客列车运行时刻进行调整。自9月10日起,有8列旅客...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