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12日,一场大雪过后,天放晴了,红日、白雪、蓝天,挺撩人的。几只喜鹊在枝头嘁嘁喳喳地叫个不停,打小就听老辈子的人说:“院中喜鹊叫,必有喜事到”,但不知今天又会是啥喜事降临呢?
大约10点钟左右,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突然找到我说:“两位王老师领着一位客人来找你。”十余分钟后,我回到办公室,王老师(指王晶明、王顺吉二位仁兄)指着身边的这位客人对我介绍说:“这位是孟鸿声老师,他书法写的很好,知识丰富,朋友圈也广,今后你们可多联系。”当时我握着孟老师的手心里就闪念了一下:今早的喜鹊叫是应在这位贵宾身上?不错,这的确是位贵客,他就是现任的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孟鸿声先生。
我这人,很早就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动,我都会积极支持的。他们让我去北京请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评审委员会主任刘艺先生,我即欣然答应了。我们越谈越开心,越说越结缘,双方产生了深深的信任感。这时,我才仔细地打量了这位文化人。他方正的脸堂,浓浓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带着车轮的眼镜,彰显着仁厚高德。不知不觉中,已到了中午吃饭的点,在我的真诚邀请下,孟先生答应在我这里吃饭,但拒绝到外边大饭店去,就在我们单位的小食堂吃便饭。在就餐的闲聊中,孟先生对我说道:“王厂长,这次真是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我是不轻易在外边吃饭的。”我听后也十分感动,这位从市里来的新朋友,的确给足了我面子。
1995年9月,淄博市委宣传部、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书法大展。这次鸿声主席交给我的任务是联系邀请李铎将军出席大展开幕式,并负责接送。
通过几次大型活动,我与鸿声主席互相之间增强了友情,加深了感情和信任,从此,还在鸿声主席的牵线搭桥下,结识了社会各界的诸多朋友。
鸿声主席前瞻性的收藏意识也让我羡慕。1995年5月1日,鸿声主席给我打电话说:5月4日,第二期全国书法创作培训班在青岛举办,授课老师有天津的孙伯翔、安徽师范大学的曹宝麟等人,你若感兴趣,咱去一趟。说自己手里有几幅字画想借此机会让各位老师看一下。
培训班设在青岛征兵处,由于参加培训班的人多,要先住下,于是我们直奔服务台。因鸿声主席身上带着无价宝,准备住单间,可惜单间没有了,只能给我们安排了个多人间。当时,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觉得这样好像亏待了客人,可鸿声主席并不在意,他反而觉得这大房子凉快、透气。
晚饭后,鸿声主席请来了孙、曹、黄三位老师到大房子里欣赏国宝。通过聆听老师们对每一幅画面从用墨、用彩、用纸一直到笔法的分析来判断真伪,使我在古旧字画鉴赏方面增长了一些专业知识。这时突然有人敲门,鸿声主席便前去开门,见是服务员领着招待所的两位领导进来,他们的表情和问话让我们感到十分的不舒服,像是在盘查我们。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我们四个人包下了这间20多个床位的住房,他们对我们的行迹有点怀疑。虽然说起来是一场笑谈,但这件事至今让人难以释怀。借此机会,我求孙伯翔、曹宝麟老师写了书法作品,求黄?老师刻了一枚印料为鸡血石的“孺子牛”印章。现在想来,那个夜晚真得回味无穷。
鸿声主席为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淄博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提高企业界、经济领域的文化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堪称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仅在2000年前后孟主席就陪着顾亚龙主席数次到公司传播书法技艺,播撒文化种子,1993年9月陪中国书协副主席刘艺先生、1997年5月陪中国书协副主席吴善璋先生、1998年1月陪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夫妇,1998年7月陪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主任刘正成先生等多位领导来公司指导。更使我们难忘的是他力推我公司作为本市文化先进代表参加由时任省委副书记韩喜凯主持召开的全省文化发展座谈会,我身临其境,开阔了眼界,深受启发。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言犹在耳。鸿声主席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能伫立船头、劈风斩浪,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洪流中,其做法,行为担当、社会责任、真的是令人肃然起敬。
鸿声主席还是一位文学专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出版了《书法临摹体系》一书,在书法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2012年9月,我和建修应约去淄博荣宝斋孟鸿声主席的工作室,正好邹方臣老师也在,我在他的书架上又发现了鸿声主席近期出版的《齐庋》、《齐文化与全球化》两本书,他见我这样喜欢,对我算特别优待,每样给我一本并题字留念。我曾记得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全国的书画市场看山东,山东的书画市场看淄博”。现在淄博的文化市场与全国各地的市场一样正在健康发展,看到这里,忽然有两句诗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王勉山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