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堃
“样本”的本意是指在观测或调查的总体中抽取的个体,不久前一场名为《中德艺术本样》的画展以“样本”为名为中德两国绘画艺术提供一次直接交流的机会。展出的青岛本土水彩画家王迪的水彩作品和德国的油画家马蒂亚斯的油画,以完全不同的两种视觉感受让观者深刻地体会到中德两国文化的交融和差异。
画展的有趣之处在于,中国的画家采取西方的绘画方式描绘人物以及西方的风景,德国的画家融合中国的绘画方式画表达中国印象,然而两者的作品在最终指向上都没有离开自己的逻辑原点。
王迪以画西藏而闻名,他以一种写实的绘画语言创作以西藏为主题的作品,实际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表现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民族,他以符号化的藏族形象表达包括藏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同胞人格中的质朴情感,而他的风景写生不时加入中国画的留白、概括,意在用一种诗意化的纯粹感性审美让观众触景生情,这种情感共鸣其实是东方艺术所擅长的,正所谓唐诗中的寓情于景。
马蒂亚斯来过中国多次,这次展出的作品几乎都和中国有关。油画更应该称为架上综合艺术,作品打破了传统油画的绘画语言,加入物品粘贴,不仅仅是报纸,剪贴画甚至是麻绳,乐高积木,手套,帽子等被牢牢地粘在画作上。马迪斯亚用拼贴和符号化的图像阐释一个东方国度给予他视觉以及精神上的新鲜感。与王迪诗意化的描述不同,马蒂亚斯的作品不仅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识,也对中国当下的社会发展以及在西方文明冲击下中国境遇做出关照,处处体现出德意志式的反思情怀。
在这两位画家的作品中穿梭,需要的是不停地转换对艺术欣赏的心理诉求。对于国内的大多数观众的观展期待还停留在康德的古典主义美学,对于抽象绘画的接收程度截止到印象派,其实印象派的平面性和装饰性对于东方的观者来说觉有天生的亲和性。然而在西方世界里,对于艺术的纯粹审美功能早已减至微弱。要更深刻地理解 “样本”的观测意义需要把其放置在中德的美术史的坐标中。
自过去的一百年里,东西方的文化不断交融,不断打破千百年来因为各自不同的生活而迥异的有效的传承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之间相互的纠缠交织有一种反讽的意味,最终牺牲了自己最为他人赏识的个性特质——中国艺术家为自己能够成功驾驭西方透视法而洋洋得意,而西方艺术家的画作却开始带有浓郁的东方色彩。
不可否认的是,原有艺术框架的打破让东西方的艺术有了更多发展方向。百年前,中国美术界以写实来拯救已经“走向没落”的中国画,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写实绘画契合政治需要成为西画唯一的学院教学方式,几十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一种传统,王迪的水彩画多次获得国内官方大赛的奖励也是主流社会对他艺术价值的认可。
对于德国来说,19世纪末后印象派把东方艺术的平面化和散点透视特征纳入油画体系以来,打破西方绘画在形式上的桎梏,为表达丰富的情感及政治述求铺垫了道路。德国绘画经历一战时期的变革色彩的达达主义、影响全世界的包豪斯、持续到二战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超现实主义以及战后兴起的以反思战争和缅怀德意志民族传统的新表现主义。马蒂亚斯作品风格源起于新表现主义,奉行存在主义哲学中对非理性意识的的抒发,讲究绘画过程的情感的突发和即兴处理,追求用绘画表现强烈的情感。
尽管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和西方世界分别发生着不同的故事,经历着各自的历史,然而在上世纪末的二十年里,打开国门后的中国的艺术家们在八九十年代走马观花似的把过去一百年里西方的各种流派和思潮演绎了一遍,不断地和西方同步,终于同步在一个“后历史”的多元的时代,今天的艺术家有越来越多的自由选择。这种对艺术的包容态度导致了这场画展的产生,然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历史选择和烙印在艺术呈现上依然明显,这赋予这场 “样本”秀以观察比较的意义。
新闻推荐
早报讯 备受关注的快递行业再起波澜。近日,重庆市物价局获悉,该市6家快递公司统一涨价,涉嫌操纵价格遭到调查,所涉及的快递公司包括重庆圆通、申通、中通、汇通、韵达、天天等6家。与此同时,湖南湘潭...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