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控股(汶上)高端化工循环经济区
△汶上县服装产业电商服务平台——中都国际服装·电子商务中心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新风光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投资10亿元的凯尔菱电(山东)电梯有限公司
△山东华尚电气有限公司变压器生产线
△汶上县文化艺术中心,包括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工人文化宫
△突显汶上佛教文化特色的宝相宫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汶上莲花湖湿地
汶上县城市文化广场——中都文苑□吕光社刘长春张伟光
走进汶上县中都大地,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像夏天一样火热。在产业项目建设集聚区,到处机械轰鸣,车流如梭,灯火通明;在50万亩高产方田,处处绿叶含翠,硕果盈枝,一派繁忙景象……一轮轮招商引资的热潮、一股股项目建设的热浪、一声声加速崛起的号角,如浩荡清风吹拂中都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无论在企业,还是在田间,无论在城里,还是在乡村,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汶上县的变化和发展。
汶上县位于济宁最北部,总面积877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辖14处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汶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素有“千年佛都、儒释圣地”之美誉,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今年以来,汶上县按照济宁市委、市政府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点定位跨越发展”总基调,加速推进“产业兴县”发展战略,确立了“争当先行者、冲刺前十强”的目标定位,以“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为核心,全力转方式调结构、提增速扩总量、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在转型升级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6.48亿元,增长10.5%;1—8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亿元,增长11.8%,税收收入占比达到78.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3.86亿元,增长16.4%。3月21日-22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全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座谈会两个全国性大型会议把汶上作为唯一观摩现场,汶上县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工作在全国树立了标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在全国全面推开提供了丰富经验。
产业兴县打造腾飞“新引擎”
“产业是跨越发展的总基石,我们要突出工业经济这个核心,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工业经济在战略转型上实现新突破,走出依靠资源起步、凭借转型跨越的科学发展新路子。”汶上县委书记赵东升介绍说。
近年来,汶上县牢固树立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的理念,更加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坚持产业兴县、提质增效,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快速提升产业核心支撑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该县围绕培育壮大盐煤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工程机械、机电节能和发电机组五大特色产业,以打造百亿级产业为目标,按照有一个产业规划、一个产业链条、一批科研院所、一个行业协会、一套工作班子的“十个一”要求,成立了产业发展办公室,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培植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打造国内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节能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工程机械结构件制造基地、智能发电机组制造基地和商务服装生产基地。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双20”工程,筛选20家骨干企业、20家科技成长型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领导包保和对点帮扶,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1—8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3亿元、利税13.3亿元,分别增长26.8%、25.3%;盐煤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工程机械、机电节能和发电机组五大特色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7.2亿元、利税10.6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0.1%、79.8%。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被列为省重点产业集群,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9月17日-18日,汶上县服装商会举办了2014’中国汶上服装展览会,以“魅力服装、时尚汶上”为主题,通过品牌展示、祈福法会、企业现场观摩等活动,宣传推广汶上县自主产品、吸引潜在客户、聚集生产要素,大大提升了汶上服装品牌和城市品牌。
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汶上县突出文化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规划实施了宝相寺景区、南旺大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区、大汶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小汶河旅游观光带“三区一带”旅游大格局。集中展示汶上独特佛教文化魅力的宝相宫已完成主体建设。宝相寺塔宫出土的141件佛教文物20年来首次走出汶上,在山东省博物馆展览三个月,星云大师亲临现场参拜,一举突破对外交流的制约,开启了汶上佛教文化交流新篇章。大运河南旺枢纽申遗工程顺利通过国际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南旺枢纽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并正式授牌。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汶上县2个河道遗产段、7个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汶上从此拥有了世界文化遗产。宝相寺景区和莲花湖湿地成功晋升国家4A级景区,中都民俗馆被评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博物馆,文化旅游业成为汶上最靓丽的名片。规划建设了西部商贸物流区,被列入市重点服务业园区,万隆国际商城被列为省重点服务业项目,着力打造济泰菏区域物流基地。
发展壮大现代农业。该县大力发展以核桃为重点的林果业、以芦花鸡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全面提升有机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初步形成了支撑现代农业体系的专业基地和产业带。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7万余亩,被评为山东省核桃产业示范县、中国核桃之乡。芦花鸡存栏量达到50多万只,成为中国芦花鸡唯一原产地。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被评为北方最大的彩色苗木种植基地。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8家、家庭农场171家、种粮大户达到2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09家。5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被纳入省重点扶持项目,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汶上县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5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小麦平均单产达到606公斤,最高703公斤,单产和总产均居全市第一位。
招大引强汇聚发展“新优势”
联想控股高端循环经济区、兖矿新风光电子产业园、辰欣佛都药业、华尚电气、凯尔菱电电梯……一大批投资过亿或数十亿元的精选项目在汶上县开工或达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县域经济跨越崛起抢占了新高地。近年来,汶上县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把招商引资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千方百计抓招商上项目,全力突破招大引强、大项目建设,为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率先崛起积聚强大后劲。该县突出抓好政策引导、考核奖惩和招商队伍建设三项重点,在原有七大产业招商局的基础上,新成立了副科级专业招商局,各乡镇设立了3—5人的招商分局,实行定点、定人、定岗、定经费的专业化招商。今年上半年,全县到位市外国内资金27.91亿元,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的浙商机械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韩国三星手机屏幕生产加工等项目,新成立的全市首家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中都国际服装·电子商务中心,大大带动了服装企业的生产、销售,有力推动了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的战略性转变,促进汶上乃至整个济宁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发展。
该县持续开展了“大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坚持重大项目一季度一开工、一季度一评比,健全完善县级领导包保、部门牵头负责、专职人员推进的工作机制,今年分两批对中达广场、青岛即发服饰、双联高精齿轮等18个投资过亿元的产业项目进行了集中开工奠基,项目总投资62.3亿元。截至8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在建项目164个、总投资473.6亿元,其中,13个项目纳入全市重点调度项目,7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领导包保。
一体推进城市乡村“比翼飞”
汶上县大力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生态县“五城同创”活动,初步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支撑、农村新型社区和生态文明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做大做美中心城区。立足“儒释圣地、生态水城”总体定位,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一城五区”的功能布局更加优化,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2平方公里,顺利通过省级双拥模范县验收和省级文明城市先进县测评复查。中都影视城、宝相福地、宝相寺景区东扩回迁楼等项目进展顺利,嘉旭医院及政务新区医疗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城市功能大幅提升。“网格化”管理成效初显,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加速建设特色小城镇。该县全面完成了14处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郭仓通过省级百强示范镇年度考核验收,郭楼镇被列为市级特色产业镇,南站、康驿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郭仓、寅寺分别列入西部经济隆起带“区域重镇“和“经济强镇”规划。全力建设美丽村庄。规范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累计完成建筑面积460万平方米,汶上县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顺利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366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汶上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8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之一、全市3个美丽乡村试点片区建设示范县之一。
民生至上幸福指数“节节高”
汶上作为欠发达县,财政虽紧,但对民生事业的投入不欠账。近年来,该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和政策扶持,健全完善民生保障十大体系,最大限度地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今年,该县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26600人,转移就业8160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建立了大救助机制信息管理平台,再次提高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实施,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农村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县级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扎实开展“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和“服务百姓健康”大型义诊活动,成功创建了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县。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汶上县大力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百姓大舞台遍布全县所有农村社区和村庄,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各村(社区)都组建了1支以上的群众文化队伍,配备了1—2名文化带头人,全县共组建基层文化队伍达500余支,长年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累计参加广场活动的群众达8万人以上。组织实施了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和“道德讲堂”巡讲活动,形成了覆盖全县上下、各个领域的“道德讲堂”网络。
结合当前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实际,汶上县从2013年起,利用3年至5年的时间,在县、乡、村实施五个“十百千”工程,开展了诚信之星、孝德之星、友善之星、正气之星、励志之星等“美德新星”评选活动。去年以来,全县共评选出各类“美德新星”万余名,在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新风尚。深入推进广播惠农工程,广播惠农“汶上模式”在全国推广,目前完成了1处县级中心播控平台、14处乡镇分中心播控平台和493个行政村广播室建设改造,安装可寻址低音柱4155个和太阳能低音柱500个,为农户免费安装小音箱6万个,基本实现了农村广播“村村通、户户响”。该县还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和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扎实推进“平安汶上”建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食品药品质量监管,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新闻推荐
□记者薄克国报道9月20日,在登州路街道办事处,青岛市葫芦丝表演艺术团进行葫芦丝合奏,为张淑莲夕阳红学雷锋爱心陪伴团队成立15周年助兴。该团队全部由退休老人组成,践行志愿精...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