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明
10月14日,全省港航系统第八届劳动技能竞赛正式拉开帷幕,本届竞赛首次将山东省港航生产的监管重点和难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纳入到省级考察范围内。
随着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山东省沿海港口危险货物,特别是危险液化品运输量增幅迅猛。2011年10月,全省沿海港口危险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其中散装油类7045.9万吨,散装化学品558.1万吨,散装液化气42.8万吨,包装危险品242.6万吨,固体散装危险品2117万吨。
“港口危险货物吞吐量大,货品多,项目法人和管理主体多、情况复杂,港区内危险化学品仓储安全监管责任移交交通部门后,安全监管压力空前加大。”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党委副书记栾德强说,“特别是在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方面,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缺设备、少技术、无经验,可以说‘缺医少药\’,已成为港航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薄弱环节,是我们的最大危险。”
在与安监部门职责交接后,山东港航在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问题和矛盾依然很多:没有与之配套的机构和编制,缺乏专业技术设备、资金,尤其缺乏专业人员和相关经验。
面对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山东港航迎面而上。2014年3月24日,为期三个月的港口油气储运安全管理高级培训班开班。这是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首次与中国石油大学举办针对全省港航管理系统及港口企业干部职工的专项培训。
培训不仅是港口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深受各市港航局及企业的欢迎。“‘11.22’事故虽然发生在中石化,但却对青岛实华原油码头公司造成巨大影响。”曾参加培训,并在本次劳动技能竞赛中主办法兰堵漏、危险液化品管道堵漏和消防员抢险项目的青岛实华原油码头公司副总经理薛宝龙说。据了解,由于事故发生后,中石化关闭了东黄老线输油管道,造成由黄岛上岸输往潍坊的石油受到影响,目前青岛实华每个月减少50万—60万吨原油上岸,公司经济效益也受到影响。
“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全省港口企业更全面地学习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掌握港口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管理知识,学习掌握做好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法,力争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培养港航系统自己的油气储运专家,带动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此来推进全省港航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栾德强说。
据了解,自2013年山东港航深入开展“平安港航”创建活动以来,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深化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采取明查暗访、专家会诊等形式,组织安全大检查11次,查处各类安全隐患79处。
据介绍,在本届劳动技能竞赛中,法兰堵漏、危险液化品管道堵漏、消防员抢险消防用电等项目看似枯燥却与安全管理有着莫大关系。
“法兰堵漏从一开始就考察了参赛队员的安全意识,是否正确使用空气检测仪,穿戴劳保防护用品,按照油区规定落实好防火防爆措施。”本届劳动技能大赛总裁判长邢生文说,“管道堵漏则是考察参赛队员的判断能力,从阀组渗漏情况中判断出漏点,找到阀体盘根漏点;堵漏和更换盘根则是考察队员的熟练程度,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还要保证按照规程操作,不造成介质污染。”
栾德强说:“如果说以前我们追求的是生产效率和产量,那么通过吸取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安全生产事故的经验教训,参加安全培训和竞赛,全省港航系统干部职工首先要从主体上高度重视港航安全生产,发动职工积极排查解决生产、特别是港口危化品生产中的问题,通过技能培训、比武打造出一只技术精、作风硬、能力强的职工应急队伍,为‘平安港航\’建设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记者扈永顺通讯员张林报道本报东营讯东营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市经济发展对比情况调研报》显示,2013年东营市GDP总量列蓝色经济区第4位,达到3250.20亿元,比...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