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今天闭幕

来源:大众日报 2014-10-25 15:45   https://www.yybnet.net/

△泰国展园△植物馆△荷兰展园△主题馆内景△植物馆海洋展区△园区全貌□白晓

为期184天的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今天闭幕。作为青岛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展会,2014青岛世园会坚持“世界一流、中国时尚、山东特色、青岛品牌”的目标,秉承“自然创造、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的理念,呈现“海陆空荟萃、高新智引领、老中青结合”的特色,在为广大市民游客“烹制”了一场园艺盛宴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带注入新的活力。

园艺荟萃精彩纷呈

以自然创造为本底,通过植物配置、展园陈列、花卉竞赛等,青岛世园会突出展现“海、陆、空”荟萃的园艺特色。“海”,在世园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海洋植物展区;“陆”,在展示常见植物花卉的同时,集中展示各种新、特、异的植物品种;“空”,集中展示各种“太空作物”,特别是有明显外观变化的新品种、新品系、新种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编制、实施《绿色建设导则》,引进、使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集成展示新兴能源、生态修复等新理念、新技术,突出展现“高、新、智”(高科技、新工艺、智能化)引领的科技特色。以文化创意为灵魂,实现“点、线、面”多维度文化活动的有机融合,展现外国、中国、本土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

规划设计体现大师创意。园区总面积241公顷,总体规划创意为“天女散花、天水地池、七彩飘带、四季永驻”,基本空间结构为“两轴十二园”。由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领衔,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前主席法博先生等知名专家进行指导,聘请荷兰UNStudio、美国HKS等国内外36个优秀设计单位及其大师参与规划设计,构建起包括周边区域控规、园区总体规划、招展控制性规划、25项专项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内的多层次的规划成果体系,并在国内同类活动中首次开展规划实施总体技术评价。

园林景观体现生态自然。按照“混交密植、乡土多彩、生态自然、碳汇平衡”的种植原则,科学进行植物配置,在保留和利用原有植物的基础上,丰富、补充和完善园区植物群落系统,新配置各类植物1700余种(常见植物800多种,特色植物约900种),新栽植乔木、亚乔木5.6万株、灌木5.3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建设绿地系统172.3公顷,绿地覆盖率从52%提高到71%。

园区建设体现一流水准。以创建“鲁班奖”为目标,形成了具有青岛特色的绿色建设模式,成为全市政府系统改革创新优秀范例。2014年4月份之前,园区市政设施、绿化景观和场馆工程等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室内展陈和模块化建筑、市政路灯、景观亮化、导向标识、雕塑安装等专项工程全面到位。

招展展园体现多元荟萃。园区共设中华园、国际园、绿业园三个招展片区100个展园。建立“一对一、一条龙”的招展服务模式,吸引了五大洲的37个国家、1个国际组织和国内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山东省17个城市规划建设参展,体现出精湛的技艺水平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实现了“五洲聚会、中华团圆”的目标。

参观服务细化到位。抓住参观者“有序入园、开心游园、便捷出园”三个重点环节,为游客提供问询、导览等七大类咨询服务;提供银行、医疗、气象等六项公共服务,特别注重对老人、幼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展现良好的世园形象。制定完善园区商业管理规定,规范园区商业秩序,提供园内交通、餐饮、商务接待、娱乐等种类齐全、物美价廉的商业服务。其中,交通服务项目提供84个轿厢的观光索道服务和150余辆观光电瓶车服务。完善票务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为游客提供便捷的购票服务。海尔集团、中国邮政、山东航空、太平保险等知名企业参与赞助合作,积极提供服务保障,实现了赞助企业与青岛世园会的合作共赢。截至10月中旬,园区累计入园游客400余万人,主题馆、植物馆、园艺文化中心等展示性场馆累计接待游客870余万人次。

园区管理全面覆盖。组建园区物业保洁及设施设备、专项维护团队,制定巡视、考勤、奖惩等规章制度,及时有效处置设施损坏问题,保障园区、场馆及各专项工程正常运行。按照“效果不佳及时更换,损毁及时修复”的原则,保持景观效果良好。建立馆长负责制运营管理模式,统筹做好场馆运营、应急演练、服务保障等工作。科学研判入馆客流量数据,及时调整应对措施,做到有序入馆、舒心看馆、安全离馆。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国际竹藤组织、瑞典、荷兰等展园开园仪式,法国布列塔尼风笛乐队、海南省歌舞团、山东德州宁津杂技团、四川北川羌族歌舞团等演出团队在参展方文化周期间,举办各类特色演出2100余场。每天在园区不同位置进行文化活动展演。与市残联、市南区、青岛地铁等单位在世园会舞台联合开展群众性文化演出,充分体现世园会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魅力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办园理念。

国际竞赛精彩纷呈。邀请来自AIPH、中国花卉协会以及国内外行业协会知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成功组织了室外展园的评审工作。室内评审完成了牡丹竞赛、插花花艺竞赛、洋兰竞赛、盆景竞赛、菊花竞赛等9个档期的室内竞赛,组织参赛方900余家,共展示4000余件参赛作品,评出各类奖项共计1000余项。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花卉作品,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

以惠民为宗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青岛世园会正式开园前,于4月1日至14日组织了试运营,并按照运营模式组织6天压力测试。通过压力测试,既检验了园区承载不同数量人群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便整改,又满足了部分市民先睹为快的心愿,受到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

为充分体现世园会惠民利民的办会宗旨,按照居民普惠性、操作便利性、整体安全性、园区可容性、政策延续性原则,结合建军节、重阳节、教师节、暑假等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莘莘学子、世园科普”主题活动、“军民共建鱼水情”主题活动、“都市一家人”主题活动、“最美夕阳红”主题活动、“感动有您、感恩有礼”主题活动等市民游世园系列主题活动。对符合优惠条件的居民,实行“1(免费)+2(优惠)”免票惠购方案,即:符合条件的老人、城乡低保家庭、残疾人、部队官兵、教师、学生等群体游览世园会,凭有效证件可获免费门票1张,并可为随同亲属购买6折优惠票2张。同时根据秋季客流特点,适时扩大受益范围,据统计,参加优惠活动市民30余万人次。

全力构建生态型新城区

青岛世园会的主题为“让生活走进自然”,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传递着人们回归自然、改善环境的生活向往。自筹办以来,便以生态、环保为唯一标准,以自然创造为办会理念,悉心营造森林生态景观,将生态理念深入践行,并加以广泛传播,围绕改善周边人居环境、建立生态型新城区、树立生态保护典范,努力打造一处以园林艺术为主题的城市大花园,为市民提供山清水秀的休闲娱乐好去处。

同时,青岛世园会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智慧旅游示范园区”创建工作,这将为青岛在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及深化对台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从而更好地将各项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市民。

以李村河改造为例,作为青岛市区最大的水系及防洪排涝河道,其源头位于世园会园区内的上流水库和毕家上流水库。河道周边原有17个城中村,此前由于没有排污管网,周边村民的生活污水、垃圾全往河里倒,河道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成了一条垃圾河、污水河,而且严重影响汛期的安全行洪。自2009年世园会选址李沧开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李村河上游综合治理开始,打造了一条主题鲜明、功能明确、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滨水景观长廊。如今的李村河上游,已成为市区北部重要的生态廊道、景观廊道,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确定为全国徒步大会青岛站永久会址和青岛世园会五个分园之一。同时,河道周边17个城中村全部实施改造,惠及居民1.1万余户。

作为世园会主要所在地的李沧区,“依山、傍水、拥湾”,辖区内有世园会园区所在的百果山及其他山体12座,占地22.7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3%;有李村河、楼山河等河流8条,总长度50公里;有海岸线9.6公里,具有建设生态城区的优越条件。近年来,青岛世园会的筹办促使李沧区进一步强化生态城区建设工作,连续四年开展的市容环境整治行动,持续加大了治山、治河、增绿力度,让居民享受到更多绿色空间。

近几年,世园会拉动效应在李沧区充分放大,大力推进道路、电力、燃气、供排水、通讯、网络等市政设施建设。

以交通路网建设为例,2009年以来,为确保世园会运行期间外围交通的顺畅、便捷、有序,李沧区新建、翻建道路92.7公里,路网密度由2008年底的2.8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3.8公里/平方公里,路网骨架体系日益完善。东部,在世园会周边区域,已有世园大道、九水东路等25条主次干道实现通车。西部,国家铁路网一级枢纽站——铁路青岛北站于2014年初投入运营,在提前半年通车的情况下,李沧区全面完成周边道路、停车场、办公、商业、水电等应急配套工程,组建青岛北站联合管理办公室,确保了北站平稳有序运营。作为世园会外围主要路网体系的全长12.6公里的金水路打通工程,一期7.2公里于2010年竣工通车,二期5.4公里即将贯通,将成为市区北部唯一一条贯通东西、连山通海的经济大道、景观大道,实现铁路青岛北站与世园会、崂山风景区的直接贯通。

在民生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接短板、补缺口,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2009年以来累计安排184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2013年达到63%,今年预计达到70%。深入开展“强四德、提素质、迎世园”主题活动,被评为全省首批“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区,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形象持续提升。

世园会从申办成功之时,就成为加快缩小青岛主城区南北差距的重要载体。李沧区结合世园会的筹办,加速推进全区“两改”(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工程,实现了人居品质和民生福祉的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和正在改造的城中村46个,占应改造总量的84%;已完成和正在推进改造的1.7万余户,占应改造总量的87%。目前,全区正在推进的安置房项目25个,安置套数近3.6万套、安置总面积32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3万余户、约7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总量的近1/4。同时,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2009年以来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近1.3万套,有效满足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从筹办伊始,青岛世园会就围绕园区利用和区域开发两个层面做好后续利用规划,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充分尊重社会民意,更好地实现惠民利民的长远目标。

在园区后续利用方面,以“主题延续、总体保留、功能置换、弹性可持续、经济性”为主要原则,统筹考虑园区建筑、场地、文化的后续利用,对园区建筑功能进行转换,利用场地设计一些旅游活动,以保持世园会园区的持久活力。规划还考虑到可持续和弹性发展,预留后续发展空间,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加强世园会后续利用的综合效益,提高后续利用的可实施性。

在区域开发方面,为进一步扩大世园效应,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投入在园内、效益在园外”和“立足眼前建世园、着眼长远建新区”的战略思路,作出了规划建设世园生态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全市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启动区和带动区,推动“一园一区”相互呼应、协调推进。

世园生态新区将延续世园会“让生活走进自然”的主题,着眼于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按照规划,世园生态新区将成为生态青岛的示范区,青岛城市北部新的活力中心,青岛将呈现“海、山、城、园”交相辉映的城市新格局。

城市形象新名片

青岛世园会是继2008年奥帆赛残奥帆赛之后青岛市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性活动,是迄今为止青岛市独立承办的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项国际性活动。世园会的成功举办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青岛世园会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青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因为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众多驰名中外的工业品牌,青岛成为中国的“品牌之都”;因为奥帆赛残奥帆赛,青岛吸引了克利伯等国际顶级帆船赛事登陆,逐步成为中国的“帆船之都”。筹办世园会,通过各种媒体、各种载体的宣传推介,青岛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唐国强、黄渤、吕思清、张继科、郭川、姜馨田等青岛籍知名人士免费担任青岛世园会形象大使,使得青岛在“影视之城”、“音乐之岛”、“帆船之都”、“体育之乡”、“慈爱之城”等城市品牌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世园城市”的新名片,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青岛,世界更加了解青岛,青岛进一步走向世界。

其次,青岛世园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机遇。2013年,青岛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62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36亿元。青岛世园会在长达半年的会期内,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从而为餐饮、住宿、交通、商贸等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和利润;富有青岛特色、世园特色的特许产品大大丰富和充实了青岛的旅游纪念品体系。同时,通过承办世园会,为青岛增加了一处以园林艺术为主题的高端生态旅游景区,增加了一处新的旅游目的地和城市大花园,形成了“南有八大关、北有百果山”、“南有奥帆中心、北有世园景区”蓝绿呼应的旅游新格局。

同时,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全球园艺领域水平最高的盛会,通过展示园艺发展的最新技术、产品、品种、成就和最新趋势,体现了当今世界园艺的最高水准,加速了青岛园艺产业的发展进程,带动青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壮大本土花卉产业。世园园区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花卉和园艺培育基地,也将进一步提升青岛作为“中国花港”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为实现美丽青岛建设新突破提供示范,为世园会的后续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次,青岛世园会是提升城市功能的新动力。为迎办世园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比如,海底隧道、跨海大桥、环湾大道、重庆路改造等项目建成通车,有效解决了城市进出瓶颈;铁路客运北站、汽车东站等交付使用,有效提高了客运能力;城市地铁、青荣城际铁路、青龙高速公路等正在加快建设,将有力缩短青岛与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青岛世园会也是拉动区域发展、缩小南北差距、城乡差距的新载体。这些都对构建大青岛的城市格局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

最后,青岛世园会是对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通过招展展园促进交流。坚持开放办世园,广泛邀请国内外参展青岛世园会。35个国际展园涉及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展园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省内地级以上城市,这些展园集中展示了各地园林艺术的精华,园艺景观和建筑风格都体现出典型的地域特色,在世园会历史上真正实现了“五洲聚会、中华团圆”。许多参展方都派出高层代表团到青岛考察,对接展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保障;并与青岛市政府及相关企业洽商,促成了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环保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事宜。

此外,青岛世园会将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举办世园会,能够调动和激发广大市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市民的素质、道德、公民意识、文化教养、文明程度等都将获得提升,在世界面前树立文明、开放、团结的人文环境。承办世园会将使市民得到实惠,便捷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城市环境,将使广大市民心情愉悦,洋溢出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市民生活质量将获得巨大提高,真正体现出宜居幸福城市的风采和魅力。

新闻推荐

山东海运攻坚“港强航弱”

□CFP供图青岛港外贸集装箱码头,一艘货轮在装载集装箱。青岛港位列全球第五大港,作业效率世界第一。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这是...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今天闭幕)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