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鲁迅的北方情结

来源:滕州日报 2014-10-29 23:57   https://www.yybnet.net/

名人轶事

鲁迅自1912年5月赴北京教育部任职,至1926年8月南下去厦门大学任教,大约在北方生活了14年,而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则定居于上海,其间仅在1929年和1932年两次北上省亲。身在南方,鲁迅却时常心怀北方,他胸中有着割舍不断的北方情结。

鲁迅说过,“北方风景,是伟大的”,“我不爱江南。秀气是秀气的,但小气”。1912年鲁迅第一次北上,从天津到北京,“途中弥望黄土,间有草木,无可观览。”然而他不久便领略到北方风景的辽阔苍茫、大气磅礴。

北方的雪,也在鲁迅眼里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他常在日记里特意带上一笔,如1913年1月15日,“晨微雪如絮缀寒柯上,视之极美。”1924年12月31日,“晴,大风吹雪盈空际。”鲁迅一向不轻易在作品里宣泄思绪,而当他写到北方的雪,却任由激情澎湃,一泻千里。鲁迅在上海怕过冬天,但他身处北方却不以为然。1932年11月,鲁迅赴京探母,他感到“此地仍暖,颇舒服,岂因我惯于北方,故不觉其寒欤”。相比之下,他经常抱怨上海的天气,经常阴雨连绵,春夏秋冬都感到不爽。

1927年10月定居沪上后,鲁迅对十里洋场高楼林立的居住环境很不适应,对寸土寸金的生活成本也极为不满。他不禁感叹:“生长北方的人,住上海真难惯,不但房子像鸽子笼,而且笼子的租价也真贵,真是连吸空气也要钱……”而北方,“倘不至于日见其荒凉,实较适于居住。”

鲁迅在饮食方面偏爱北方口味。据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

草创期的厦门大学生活条件较差,鲁迅为一日三餐难以下咽而苦恼不已,许广平曾建议:“闻福建人多善做肉松,你何妨买些试试呢。”鲁迅很少明确表示不喜欢吃什么,但对肉松实无好感,“不要吃,不去查考了”,他讨厌那种做得精致却失去本味的东西。

三十年代,鲁迅打算编撰一部《中国文学史》,曾想到北京住上一两年,因为北京图书馆藏书浩繁,可满足参考引用之需。1935年初,鲁迅在信中劝导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在也。”

北方和南方人际关系差异明显,这让鲁迅感慨万千。仍以1932年的北京之行为例,“我到此后,紫佩,静农,寄野,建功,兼士,幼渔,皆待我甚好,这种老朋友的态度,在上海势利之邦是看不见的。”他总结了一下,自己南下虽已六年多,但北京的故交仍相当友善,不像上海有些文人堕落无赖,随时随地翻脸不认人,更有甚者,专以利害为目的,造谣生事,害人卖友,动不动就要人命。为此,鲁迅第二次赴京探母时,曾考虑举家北迁,他写信对许广平说:“倘我们移居这里,比上海还是可以较为有趣的。”

鲁迅决非刻意要抬高北方,贬低南方,他看问题素来还是力求辩证的。鲁迅对南人和北人的性情特征做出过精准点评:“据我所见,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狡,……”

鲁迅对北方和南方的评价,仅是个人态度而已,不必以正确与否来判断,但其价值取向,却为他人观察社会和人生提供了一条参考路径。   

(《青岛日报》)

新闻推荐

贼借酒胆 刘言者/文 陈春鸣/图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鲁迅的北方情结)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