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洁王暖国报道
本报青岛讯“按照镇上规定,更换了新型设备,以后可以睡踏实觉了。”11月12日,东远制冷厂操作工人刘怀友感慨地说。
东远制冷厂位于黄岛区琅琊镇,虽然去年该厂刚投入100多万元更换了制冷设备,但在该镇开展的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中,东远制冷厂依然按规定投入五六十万元,更换了安全系数高、自动化操作的新型安全制冷设备。
“安全生产事关群众安全、社会稳定,整改治理不能留任何余地,必须做到‘零容忍\’。”琅琊镇党委书记徐志向表示。
琅琊镇有制冷制冰企业33家,约占到原胶南市的三分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低成本、制冷效果强,液氨成为多数企业的首选制冷介质。然而,液氨易泄漏、危险系数高,制冷设备必须靠人力操作完成,不仅易造成安全事故,且生产效率相对低下。
为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自年初以来,琅琊镇按照国家、省市和黄岛区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要求,在全镇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通过摸底排查、专家检测、引导扶持等举措,对涉案企业逐个“挂号、诊断、整改”。半年内,33家企业分批分次抽取液氨114.66吨,安全隐患得到基本消除,并投入2500多万元,全部更换了制冷介质和设备。
在琅琊镇供销社冷藏加工厂厂长王炳来看来,制冷设备更换,虽然一时的投入让诸多企业感觉“头沉”,但设备与模式的先进化、智能化,在实现安全生产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得到更好的实现。
新闻推荐
□记者张忠德报道本报青岛讯记者从11月21日举行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安全生产法治体系建设大会上获悉,该区制订了安全生产法治体系建设意见,将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的法治化水平,力促安全生产...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