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代玲玲杨学莹通讯员赵广英报道
本报北京11月9日电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山东也开启了从WTO到FTA的战略调整。根据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最新统计,今年前9个月,山东省企业共申办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7.1万份,签证金额37亿美元,有关企业享受国外进口关税优惠约3.5亿元。
与此同时,另有一组统计数字表明,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对17个自贸伙伴国出口额为118亿美元,全省平均自贸区优惠关税政策利用率仅为31.4%。作为全省出口龙头的青岛,东盟自贸区利用率更是低至17.3%。
据介绍,自贸区优惠关税政策是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对来自成员国的90%以上货物相互给予零关税待遇的优惠政策。随着自贸区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9个。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省自贸区优惠关税政策利用率整体偏低。以山东省主要自贸伙伴东盟为例,今年前9个月,山东省对东盟出口贸易额达到96.3亿美元,而同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签证金额为27.1亿美元,优惠关税政策平均利用率仅为28.1%。
即使对东盟各成员国而言,自贸区优惠关税政策利用率也不平衡,对印尼出口货物的优惠关税政策利用率最高,达到45.5%,对泰国出口货物的优惠关税政策利用率为43.6%,对马来西亚出口货物的优惠关税政策利用率仅为23.6%。
检验检疫相关人士分析,企业对自贸区优惠关税政策认识不足,以及国外隐性贸易措施影响加剧,是山东省自贸区优惠关税政策利用率偏低的原因。
对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FTA蕴藏的贸易机会无限,企业若想大面积从中受益,需要充分利用协定规定,并据此申领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以此探寻商业机遇,才能实现以较低成本拓展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获取双边FTA的利益。
新闻推荐
9月15日,2014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山建设大会在革命老区临沂开幕。主办方中国矿业联合会宣读了第4批202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公告,至此,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总数已增至661家,同时,首批试点的35...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