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经济开发区核心区航拍图
历史沿革和园区概况
沂南经济开发区原称沂南县工业园区,2001年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2年开始建设,200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8年5月,沂南县委、县政府将部分行政村划归沂南经济开发区管辖,辖区面积26.55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辖24个自然村,人口1.9万人,同时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授予沂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建设、发改、经贸、外经贸、环保、水利、水保、科技、地震、人民防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的县级审批权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内设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经济发展服务办公室、财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办公室等机构。
沂南经济开发区东临227省道、206国道、日东高速,西临205国道和京沪高速,距临沂飞机场、日照港1小时车程,距青岛飞机场、青岛港2小时车程,长深高速和胶新铁路在开发区长虹项目区设有出入口和客货运站,海陆空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开发区地势平坦,区内道路四通八达,给水、供电、弱电、雨水、污水等管网配套完善,建有日供水3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污水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80吨的垃圾中转站及2座110KV变电站,基础设施完备,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截至2013年,注册企业个数达到21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家,上市企业2家,筹备上市企业4家,登陆股权交易市场企业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41亿元,增加值85亿元,利税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7亿元。沂南经济开发区先后荣获“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园区”、“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连续7年被市政府表彰为先进经济园区,2013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发展综合评价中列第51位。
发展举措和主要成就
一是招大商,积极打造招商引资的先导区。大力引进科技型、支柱型、财源型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招引投资大、占地少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积极引进总部经济。投资52亿元的长虹橡胶科技项目、投资50亿元的中创轮胎项目、投资20亿元的绿源产业公园项目、投资31亿元的新大洋电动车项目、投资12亿元的海宝电动车项目、投资12亿元的承禹钢管项目、投资6亿元的中创热力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成功落户。
二是育骨干,积极打造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培育大企业、构建大产业。建区以来,培育了绿源电动车、中创轮胎、华盛中天、太合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快速膨胀了开发区经济规模。以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为支撑,形成了以绿源电动车为代表的电动车产业,以中创轮胎为代表的橡胶制品产业,以华盛中天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以太合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2013年,电动车、橡胶制品、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384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87%,四大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是抓技改,积极打造科技进步的创新区。推动骨干企业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加快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实现产业由低端向高附加值转变,加强企业科技孵化能力,加快产业升级。截至2013年,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33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13家,2013年新增发明专利35项,开元轴承研发的抗早衰轴承、金盛源铜业研发的6微米电子铜箔等产品,均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并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9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22.5%。
四是快建设,积极打造大企业家的创业区。加快“扩区增容”步伐,深入推动“一区多园”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以大载体承接大项目。开发区现有一区五园,包括核心区、长虹项目区,以及电动车产业园、制鞋产业园、肉食品加工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四个合作共建园区。2013年9月开始启动的长虹项目区,远期规划8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39.5平方公里,一期规划13平方公里,大力发展轻工、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电子制造、物流产业五大主导产业,目前已有长虹橡胶科技、泉润食品、鸿雁食品等5家企业入驻。计划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15亿元,工业增加值142亿元。
五是惠民生,积极打造人民群众的幸福区。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加快社区建设,建设人民医院、实验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千方百计降低农民负担,提高群众收入水平,2013年人均收入同比增长30%。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9%,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带着责任和亲情抓信访,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长效机制,结案率达到100%,结服率达到9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有效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加大污染源深度治理,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总量排放,大力改善了环境质量。社情民意调查不断取得全县优异成绩。
“十三五”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沂南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打造良好投资环境,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亩产效益;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强生态园区建设;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进一步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600亿元,工业增加值38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切实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
新闻推荐
前中国APEC高官王嵎生认为,早在1998年,烟台就兴建了首批国家级APEC科技工业园,近几年,随着青岛、烟台多次承办APEC相关会议,山东在APEC成员中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山东应首先了解APEC的总体规划,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