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小蚯蚓“爬出”生态大循环

来源:大众日报 2014-11-07 15:42   https://www.yybnet.net/

□王浩奇报道孟庆玉展示自己养殖的蚯蚓。□本报记者王浩奇本报通讯员李继保

10月下旬,鲁西黄河滩区的村庄格外静谧,河面上的斜晖越拉越长,不一会就照到了东边王老君村的杨树林里,树趟间的废菌垄上“呲呲”地喷着从不远处引来的黄河水,用树枝在垄上挑开一块,几十条蚯蚓来回蠕动,好不热闹。

王老君村所在的黄河滩区素以“银耳之乡”闻名,仅赵堌堆乡每年淘汰下来的废菌料就达300吨。近年来,当地以废菌料作为养料,养出来的蚯蚓不光个头大,生长周期还短。与此同时,当地速生林资源丰富,在林下养蚯蚓,两者更能互利共赢、相得益彰。此外,黄河滩区的西瓜更是早已名声在外,仅一个乡的年产量就过万吨。用蚯蚓粪滋润出来的西瓜更是瓤沙、汁甜。

王老君村村民孟庆玉是当地出了名的蚯蚓养殖户,从去年开始养殖蚯蚓,目前已发展近300亩的林下养殖规模,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小小的蚯蚓里藏着生态“大循环”。

废菌包成了“营养餐”

上世纪80年代,梁山县赵堌堆乡就有农户种植食用菌,是远近闻名的“银耳之乡”,这里曾是江北规模最大的银耳市场。目前,乡里开始试种黑木耳、蘑菇等,继续开拓食用菌种植领域,全乡年产银耳、木耳近千吨。

发展越来越快的食用菌产业背后,是越积越多的废菌料。赵堌堆乡党委副书记吴爱红介绍,全乡食用菌行业每年使用菌包300多万包,食用菌收获后,产生废菌料近300吨,如何处置成为一个难题。

今年36岁的孟庆玉曾是种银耳的一把好手,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自家墙根处堆积的废菌包也越来越多。后来,在清理废菌包时,孟庆玉发现,下过雨后的废菌包里会生出很多蚯蚓,用废菌包养蚯蚓的念头由此而生。

他经多方考察发现,多数蚯蚓养殖户采用城市污泥作为蚯蚓床,几乎没有人使用废菌包作为蚯蚓养料。“家乡的废菌包产量多,如果能利用起来养蚯蚓,几乎是零成本买卖。”孟庆玉打算开一次先河。

“一次性下苗,不用下第二次。”孟庆玉说,去年5月份成立了梁山步步高蚯蚓专业合作社,开始养起了蚯蚓。他发现,用废菌包再加上牛粪作为蚯蚓床,蚯蚓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周期最快能缩短到1个月,而且相对其他地方养殖的蚯蚓,相同的生长周期内废菌包里长出来的蚯蚓个头要大出三分之一。

蚯蚓在中药中叫地龙,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生产多种中药、西药,畜用药品,地方注射液,普恩复、溶栓、抗栓、步长胶囊,还可以提取氨基酸、蚓激酶等,对脑血管疾病、脑梗塞等有一定疗效。“相对于用城市污泥养殖的蚯蚓,用废菌包养殖的蚯蚓,几乎不含重金属,更利于从中提取药用价值。”合作社技术员马林山说,国内很多制药厂商也都非常看重这一点。目前,南京中邦制药有限公司、青岛国大制药厂等多家药企代表前来考察,有意向与孟庆玉合作。

杨树林下的“两情相悦”

在孟庆玉看来,除了废菌包以外,还有一项没有利用起来的廉价资源,就是黄河边上的杨树林。记者采访时偶遇前来视察的梁山县林业局局长高宗杰,对林下养殖蚯蚓,他非常看好,“我们县共有35万亩林地,可林下养殖规模还不到3000亩。”他说,他们正积极发展林下养殖规模,非常支持像孟庆玉这样的蚯蚓养殖户。

杨树成林4—5年后,树冠郁闭,林下地盘用于栽种难以构成产量;而用于畜禽养殖阳光又明显不足,且牲畜粪尿易“烧”死林木。经过一年多的养殖,孟庆玉发现,林下养蚯蚓不仅能提高林地资源使用率,而且树木生长与蚯蚓养殖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效应。

马林山介绍,树冠枝叶夏季可为蚓床遮阳控温,落叶还为蚓床遮光保湿,腐枝烂叶可成为蚯蚓食料,树荫下空气较好,适合蚯蚓生存繁殖。同时,蚯蚓为树木供应很多氮、磷、钾元素和生物菌肥,蚯蚓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使树木光合作用加强,生长速度快。

两垄蚓床之间铺一张塑料布,将2—3指厚的蚓床表层翻在塑料布上,蚯蚓有避光的生理特性,会很快往下钻,等蚯蚓全部钻下后,将塑料布上的费菌料、牛粪等刮去,剩下的就是蚯蚓了。孟庆玉和合伙人干起出蚯蚓的活显得非常娴熟,他们现在每天能出蚯蚓七八百斤,“仅合肥市的一家公司每周就得来拉两次,每次至少1吨。”他说,现在他们林下养殖的蚯蚓供不应求,预计今年春节前后就能扩大到500亩。

滩区西瓜“爱上”蚯蚓粪

众所周知,蚯蚓排出的粪便绿色环保并且没有异味,是理想的天然有机肥料,被誉为“有机肥之王”,深受城市绿色工程、花卉市场的欢迎,也可用于果木、蔬菜的施肥。

孟庆玉每半个月会给蚯蚓上一次养料,每次都将养料加在蚓床的同一侧,同时,浇水的管子也向同一方向平移,这样,潮湿的环境和养料就会将蚯蚓吸引过去,另一侧的废菌料、牛粪等养料早就被“吃”干净,只剩下蚯蚓粪。这就是提取蚯蚓粪的方法,孟庆玉说,现在他的蚯蚓养殖基地里每年能生产500吨—600吨的蚯蚓粪。

孟庆玉建立了稳定的蚯蚓粪客户群,因“含金量”高,蚯蚓粪不出梁山县就已经卖光了。“不过现在看来,这蚯蚓粪下一步连赵堌堆乡都有可能出不了了。”孟庆玉笑着说,因为他们乡的黄河滩区的西瓜也“好上了这一口”。

地处黄河滩区的赵堌堆、大路口、小路口等乡镇因瓜地土壤为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地,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生产的西瓜以沙瓤、汁甜、富含多种矿物质远近闻名,赵堌堆乡发展优质西瓜基地达到3000多亩,年产西瓜1.2万吨。

和孟庆玉同村的瓜农杨纪存今年种了几十亩地的西瓜,像往年一样在瓜地里施完肥后,他额外撒了些蚯蚓粪,西瓜收获后,他发现,亩产竟比往年高出四分之一,关键是西瓜的甜度明显高出不少。尝到甜头以后,附近的很多瓜农表示,明年在瓜地里全部使用蚯蚓粪施肥。

新闻推荐

价值链合作,1+1>2

□记者代玲玲杨学莹报道本报北京11月7日电2014年APEC外交和贸易双部长会议,今天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本次会议中,所有成员经济体一共提出超过100项合作倡议,其中50多项由中方...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蚯蚓“爬出”生态大循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