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每月都举行大型义诊,开通“市北卫生计生微平台”方便市民查询便民信息。近日,该局在儿童公园广场举行义诊活动,身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正在忙碌地向围观群众递上养生保健防治知识宣传单,到儿童公园锻炼的居民不少都顺便测量血压,咨询健康知识。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是市北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养生保健进万家”大型宣传活动的第一站,12月20日、12月27日、2015年1月3日这三个周六,该局还将继续在海云广场、儿童公园广场、浮新广场、奥运广场举行宣传活动。
为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习惯,市北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近期推出“养生保健进万家”大型宣传活动,以14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60所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层服务网底,联合全区2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以及老年人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等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的关口前移。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升高的趋势,对35岁以上就诊患者首诊测血压、45岁以上就诊患者首诊检测血糖,对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建立专案,制订随访管理计划,进行系统管理。推动全科医师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开展了“运动、饮食、心理平衡促健康”为主要措施的慢性病综合干预,根据每个人的病情、爱好、习惯,制订个体干预方案,从运动、膳食、戒烟限酒、心理治疗、科学用药等方面进行干预。通过系统干预,32%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辖区居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下降20%。在满足社区人群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以提高亚健康和健康人群的健康素质为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大讲堂等活动,以控烟和膳食干预为主要内容,对居民生活行为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促使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014年全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达78803人,高血压高危人群管理近9000人,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达33742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近4000人。
■配套活动一
每月首个周六有义诊
自本周六始,12月20日(周六)、12月27日(周六)、2015年1月3日(周六)的上午,以及之后的每月第一个周六上午9:30—11:30,在海云广场、儿童公园广场、浮新广场、奥运广场等地点开展大型宣传义诊活动,发放控油壶、控盐勺、腰围尺、体温计等养生保健用品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防治等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单,并宣传基本药物、优生优育等知识引导社区居民从调整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有氧运动、定期查体等多方面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
■配套活动二
开通健康微信公众账号
市北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新建微信公众账号(搜索“市北卫生计生微平台”),通过微信平台定期更新基层医改惠民利民政策措施,集中宣传卫生计生政策法规、便民服务措施以及养生保健知识,同时使广大市民及时、动态地了解掌握市北区社区卫生政策措施,建立方便快捷的意见建议反馈沟通途径。
■配套活动三
医联体带动名医进社区
与青岛山大齐鲁医院、市立医院、海慈医疗集团建立区域内医联体服务模式,充分利用驻区三级医院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北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医院派出了高年资专家每周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同时为社区提供业务培训、进修学习,双向转诊、适宜卫生技术等帮扶支援工作。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配套活动四
“健康小屋”能免费体检
2014年,市北区11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健康小屋”,配备糖化血红蛋白仪、黄疸测试仪,肺功能仪,人体成分分析仪,身高体重分析仪、胎心监护仪等健康小屋设备,建立健康小屋一体化模式,免费为居民提供测量血压、血氧、血糖、体重、身高、心电等,综合分析体质健康情况,提出科学的养生保健指导意见,提高慢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管理水平,探索现代自助式健康管理运行机制。
■配套活动五
在社区建设“国医馆”
据介绍,2015年市北区政府计划投入350万元,在全区11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医馆”,建成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招聘、返聘中医名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配备齐全中医特色诊疗设备,为居民提供包括“治未病”在内的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使中医药“服务更可及、能力有提高、群众得实惠”,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记者 陈珂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主持人:我和第一任妻子离婚,是因为她对我管得太死。再婚之初,我感觉很好,可没过多久,我的生活只剩两点一线——单位和家,只要一离开妻子的视线,她的电话就会不停地打来。我知道她很在乎我,可有时这种感觉...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