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东昌府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孟来在校长赵一涛的陪同下视察东方双语小学。通讯员 马成虎
2014年12月11日,青岛、德州的校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教育考察团一行近200人齐聚聊城东方双语小学,参观学生作品、观看课堂教学、阳光体艺大课间及校本课程师生素养展示活动。
近年来,聊城东方双语小学以“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为教育目标,以“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为宗旨,以“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永不言败,永不放弃”为学校精神,通过扎扎实实做好“十件小事”,走出了一条素质教育发展的光明之路。目前,聊城东方双语小学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为探寻聊城东方双语小学崛起之道,近期已经有来自山东、山西、河北等省市的几十批次考察团上千教育同行走进该校观摩学习。
点读技术引进英语课堂 课堂气氛灵动活跃
了解点读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是德州教育同行此次到东方双语小学参观学习的目的之一。
参观人员发现,因为点读笔在课堂上普遍使用,课堂气氛很活跃。在一年级一班的教室中,记者发现,每当老师提出问题,很多学生都会高高举起右手。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刘佳(化名)不觉得枯燥。“好玩”这两个字,是她对英语课的感受。
如今的英语教材,都是点读版的。聊城东方双语小学一年级年级主任明建玲,也是一位英语老师。“我们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从2014年10月份,学生开始普遍使用点读笔。”明建玲说,目前,学校一年级的孩子,绝大部分都配备了点读笔。
有了点读笔,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高了。“饭前饭后、课前课后,学生点一些歌谣,自己在那儿唱,挺有成就感。”明建玲说,学校教学楼里,还有点读墙,这样一来,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上。明建玲说,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对单词、句子都不做要求,没有书面作业。一些日常用语,学生看到会读、会说就可以了。使用点读笔,对孩子的语音、语调能做很好的规范。校长马成虎介绍说,聊城东方双语小学一、二年级实施小班化教学,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借助点读技术实行低重心双语教学。通过点读技术、课堂教学互动系统,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点读笔,成了解决教学资源均衡的锐器。目前,东方双语小学五分之四的孩子有了点读笔。因为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国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高峰论坛,于2014年11月15日、16日在聊城东方双语小学举办,以探讨新形势下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推进“4+1”战略基础工程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参观学习的老师们发现,当天东方双语小学上午第一节都在上同一节课:读书交流和写字课。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提醒学生握笔姿势要正确,坐姿要正确。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一点,老师还要求学生之间不时地进行互相检查。老师巡视时,学生写得好的字或笔画,老师会用红笔圈起来,对学生进行及时肯定、及时评价。“每天的第一节课,东方双语小学都是读书交流和写字课。”东方双语小学校长马成虎解释说,写字是全体性的训练,这项活动是2014年春节后开始的,老师全部是班主任。
在东方双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求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而且,写字课程作为必开校本课程,学校已经将纳入常规教学计划,设置专门课时。语文学习,除了要写好字之外,还要读好书、做好文。为此,学校除了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两首唐诗宋词外,还实施了“五名工程”,指导学生读名著、名篇、看名剧、听名曲,欣赏名画。
“不能让孩子从小就偏科,就泯灭孩子的兴趣,就不注重孩子潜能的挖掘和开发。”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曾坦言,小学教育要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毕竟,6至12岁的孩子,身心发展比学习要重要得多。我们的课堂应该让孩子显示自己,让课堂成为孩子自我实现的舞台。如果把我们的课堂都变成了孩子自我实现的舞台,他一定会荣获成功。为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探索的机会,拥有成功的可能。聊城东方双语小学,给了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为让孩子小学毕业时,每个人都有一两样、两三样艺术方面的技能,东方双语小学把葫芦丝设置为校本课程。而在最初,聊城东方双语小学的葫芦丝表演,当时只有几十个孩子在舞台上演出。为了让更多孩子受益,东方双语小学的学生从上四年级开始,全部都要学习葫芦丝。现在,四、五年级全体的孩子都可以表演葫芦丝。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全天生活皆教育
走进聊城东方双语小学,迎面的博学楼有一个立在中间的大牌子,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办学指导思想:“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这也是东方双语的办学追求。
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东方双语不但在办学思想体系中提出了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即培养良好习惯,而且还提出了落实习惯的十条抓手。
聊城东方双语小学的十条抓手是非常具体的十条,分别是叠好被、扫好地、洗好手、排好队、吃好饭、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上好操、做好人。 在东方双语小学,早晨起床后,学生完全自己动手整理房间。聊城市一教育界人士认为,这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实践活动。这十个好,说起来很简单。但真的抓住小事,抓到底,抓到位,这真的是很难、很少。但是,东方双语小学做到了。
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高林生表示,在这十个好当中,渗透着劳动教育,渗透着生活习惯,渗透着法制观念,渗透着感恩教育,渗透着文化积蕴,渗透着艺术熏陶,渗透着体育意识。一个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聊城东方双语小学,用抓好学生每一天都要做的十件事,去铸造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习惯。
聊城东方双语小学用实践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成功。 聊城东方双语小学,从孩子的习惯抓起,是在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做好基层创新 加强队伍建设
在东方双语小学,每个年级都有家长委员会。学校倡议家长自愿报名,请家长给学生上一堂与生产生活等有关的课。家长课堂,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课堂上往往掌声不断。而且,学校定期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餐厅、走进宿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定期召开的家长会,可以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增进每一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同时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
家长会上,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除介绍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外,还可就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如何注意安全等问题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同时,老师们也会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东方双语小学,全校共有260名教师,其中一线教师186人,本科学历147人,研究生学历12人。其中,35周岁以下教师167人,占一线教师队伍的89%。学习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已主导该校的课堂教学。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注重对老师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体礼仪素养的培养。因为,要挖掘孩子的潜能,首先老师要有潜力,要有个性,实现专业精神、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发展。这样,学校才能建设和实施学校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兴趣广泛的提升发展。
花盆里难长参天大树,先进教育必多出栋梁。今年秋季开学后,聊城东方双语小学共有4600多名,达到了80个教学班的规模。连续4年,被文轩中学录取人数都在340人以上,连续4年名列各校之首。
今年,聊城东方双语小学568人被文轩中学录取,超过文轩中学录取总数的1/4。其中,文轩中学录取的前10名(面谈测试成绩)有3人来自东方双语,前100名有41人来自东方双语。文轩西校录取的前10名(并列共14人),13人来自东方双语,前100名,92人来自东方双语。总体而言,聊城东方双语小学“小升初”,重点中学升学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
“发展到今天,东方双语小学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全国著名教育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先高度赞扬了聊城市小学教育教学近年来的进步和发展,肯定了聊城东方双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从思路、态度和角色三个层次解读了聊城东方双语小学的发展历程和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升的方向。可以这样理解,这套体系就像大树的枝与干,是立校之脊梁,托举起的是一个枝繁叶茂的世界。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