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涤明(青岛)
据《新快报》5月18日报道,吉林省纪委监察厅列出了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20类饭局,其中包括:上下级之间搞互相吃请、同城之间安排公务用餐、接受基层单位吃请。
以前,治理公款吃喝以及公务接待奢侈浪费问题之所以每每事倍功半,主要原因是手段一直停留在技术层面,比如只有对接待标准、消费地点等方面的限制规定,而这种规定本来就是不好落实,更不好监督,因此常常遭遇“下有对策”。多年来,公众舆论一直呼吁取消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公款招待,认为公款吃喝与工作效果效率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而我认为,二者间有无必然联系也是存在前提的:如果各地各单位都没有了公款招待,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则不存在没有吃喝会影响沟通与工作的问题。公务接待之所以衍生出大吃大喝,标准档次越来越高,除了官员胃口需求越来越高,攀比、讲排场也是一大原因。为了让上级满意,或讨好上级领导,抑或为了在客人面前撑足面子,自然要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釜底抽薪,彻底取消公务招待费的概念,问题才可能彻底解决。
“饭局新政”要变成日常行为,而不是一阵风,注定需要很多的努力,除了对机关财务账目严格监督,对违纪者依法处罚之外,还应创造条件让媒体和公众监督,把公款吃喝的权力关进社会监督的笼子里。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