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跑车和游艇这些所谓的奢侈运动,对见惯世面的黎钰来说,都是小意思。开飞机,与天空来次亲密接触,才是他的夙愿。近年,国家逐渐放宽低空领域管制,很多像黎钰这样的“梦想家”都想上天过把蓝天瘾。当然,这个圈子的“门票”不菲:考取私人飞机驾照至少需20多万的学费;如想考取商照(为别人开私人飞机需有商照),就要另付70多万学费。学开飞机,成了这个时代的新式“贵族游戏”。
想拿私照20万元起
6月3日,穿一身白色制服、戴黑色墨镜的黎钰驾车从佛山赶到了位于广州番禺沙湾的广州穗联直升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培训基地。
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名飞行员,但黎钰从事的行业跟航空毫无瓜葛,与他相识不久的安桓求也如此。平时,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商场精英,私下则是追逐蓝天梦的“飞友”。
近年来,国家逐渐放宽低空领域管制,走进“飞友”圈子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民航局网近日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的民用直升机队规模达到583架,比上一年的436架猛增34%,是亚太地区机队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人学习飞行和购买飞机的人数快速增长。而中国人喜好的飞机类型,又以直升机为主。
政策逐渐放宽,但“飞友”圈子门槛不低。从学费来看,想考取私照学费就要20多万元,如果还要考商照,就要另付7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拿到两照就要花费100万元左右。家底不殷实的人,没有为爱好和梦想买单的底气,自然也无法跨过这个门槛。
飞行梦一做十一年
为何加入飞友圈子,黎钰说自己是出于好奇和兴趣。“普通人也能开飞机”的念头激励了他。
2004年,在新西兰工作的黎钰自费学了两堂飞机培训课,每小时95元纽币“换算成人民币约是500元/小时,比现在国内学费便宜许多”。他在几百米的高空,俯瞰新西兰的农场。“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自由。”
后来,由于工作原因回国,黎钰的飞行培训被迫中止。但第一次飞上蓝天的印象太深刻,时隔11年后,今年3月,他又继续圆梦,到广州穗联开始他的飞行培训。
上天易控制情绪难
要学会飞行,仅有热情是不够的。黎钰说,要拿到私人飞机驾照,他要考过理论考试,还要通过45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如想考商照,飞行培训至少要150个小时。
广州穗联培训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该基地目前两照(私照和商照)的通过率在78%—85%左右,高的原因是“没人愿意拿几十万块开玩笑。”
学会开飞机真的很难么?“你学完开飞机,会发现跟学踩单车差不多。”多年前就已拿到私人飞机驾照的“过来人”安桓求说。
多数“飞友”认为,飞到空中后的操纵其实比较简单。但有个前提是学会控制个人情绪。
“一般来说,教学最紧张时一般是学员学习的前五个小时,相对来说,这段时间是学员的适应期,一切都还不是很熟悉。”广州穗联培训基地的教员邵亚林说。
“飞友”花392万买飞机
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无法真正理解在蓝天上追求速度的感觉。
出于共同爱好,资深“飞友”安桓求和几个朋友买了一架罗宾逊R44直升飞机,目前市面参考价格为392万人民币(国内交货含税)。对这个圈子的人来说,买飞机不是难事,“如果学会飞,却没有机会展示,那才是难事。”
“飞友”老徐称,2008年,国内的私人飞机飞友圈刚露出苗头。但那时国家对低空领域管制很严格,他身边有些按捺不住的朋友飞“瘾”上来就“黑飞”,即未经过民航局登记和许可的飞行。
“黑飞”随着国家对低空领域的管制逐渐放宽而减少。当然,国家管控的放宽是相对的。安桓求说,有“飞”瘾的他每周起飞后,实在没地方可去,就会飞到自家楼顶上跟家人打招呼。“时间久了,邻居只要一听到飞机声,就打趣说,‘看,老安又开飞机来跟家人打招呼了’。”
“飞友”想卖“飞的”
有些人进入“飞友”圈子并非只为兴趣,学习之余,也想找到新的商机。身为商人的李汝庆就呼吁圈中人抱团搞私人飞机服务业,也就是国外已起步的“飞的”租赁。
“这样的事,在过去几年,想都不要想”,但现在,李汝庆认为可以争取一下。理由是2014年11月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发出讯号:广州青岛等10个城市已被纳入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甚至有可能在2015年全面放开。
但他的点子并非得到所有人支持。“飞友”周先生就觉得目前飞机租赁的阻力大:一是价格太贵。一般来说四人座直升飞机价格,约在一万元/小时,一个人的费用约3000多元。此外,直升机在空中飞500公里后,要找“加油站一样的地方充电”,而现在的情况是,直升机加油点明显缺乏甚至没有。“就是因为资源稀缺,价格才贵”,李汝庆则认为,飞机租赁大众化后价格自然会下来,这是一个趋势。“
无论未来如何,开私人飞机的“土豪”爱好者越来越多,一些开着MINICOOPER的90后也跨省慕名到广州学开飞机。河南的孙智超和他的老乡刚完成私照考试,几乎跟多数90后一样,他们对未来暂没有确定计划,但承认“这个市场确实很有意思”。再过三个月,他们要再继续考商照。
据南方都市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推荐
上周股市反弹,股民关注行情。新华社发□记者鲁强由于A股市场从6月中旬到7月份开始了...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