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新
青岛求实学院把“专业+”作为教学创新的常态模式,实现各专业更新渗透,实时升级,已取得明显效果。最近启动的“专业+互联网”项目,全面用于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已使学院绘图实验室、车工实训室、电机控制实验室、焊接实验室等20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完成数字化配置,使各种设备的运行监测参数与互联网对接,实现了互联网条件下的数据开发利用。
专业建设一直被青岛求实学院视为“命根子”,学院围绕专业属性展开各项活动,渐渐形成了强烈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文化”,也因此形成了“专业+”的核心模式。为此,各分院建章立制,在教学管理、素质拓展、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各方面定期对专业进行新技术渗透和新理念晕染,赋予专业以“进行时态”,把最新的科研成果渗透到各专业课程,始终保持与业界接轨,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技能。今年以来,学院在推出“专业+互联网”、“专业+3D打印技术”、“专业+新材料”、“专业+新能源”、“专业+感动服务标准”等十几个项目后,近日又推出了“专业+商会”,全院各专业与校企深度融合平台“青岛市潍坊商会”全面对接,以期发挥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整合功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与企业的共生共荣。
“专业+”,动态课改,学生第一时间接受新事物,这在青岛求实学院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根深蒂固形成了制度。项目由教务部门定期启动,按照规程自动生成活动机构,随之督查跟进,有条不紊地展开。譬如“专业+动态教材”项目,每个学期各分院都组织专家组对教材进行调整论证,在课堂教学和教材编选上纳入最新科研成果和趋势性时尚元素,开设最新科目,引进最新教材,确保学生教材是最新、最实用、最高效的组合。“3D打印技术”近年在社会各界名声鹊起,求实学院所涉的建筑、汽车、机电等门类的专业与此密切相关,不远的将来,机械加工极有可能跨入“打印时代”,对此,学院的教务专家组就启动了“专业+3D打印技术”,不少专业的老师在备课中都加入了这项3D打印技术内容,并和专业进行了模拟对接,让学生思路拓宽,掌握了本专业与时代结合的最新前景,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人人成才”是学院的核心理念,学院最新推出的“专业+个性”项目使此更加彰显,新生一入学就将建立包括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在内的素质档案,然后打破院系界限,由辅导员申请组建各班特色教案小组,为每位学生制定一份独一无二的特殊教案,然后采用“结对子”、“兴趣小组”、“结社”、“参赛”等形式,加速培植学生的强项,补齐短板。还有“专业+冠名班”也为学院增色不少,学院已与北京中佳汇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天津三星、上海交通银行、海信集团、中铁集团等企业推出订单式培养项目,已筹建“高铁班”、“交行班”、“海信班”、“三星班”等二十多个以企业冠名的教学班。这些“冠名班”极大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使求实学院学生实现了实习就业无缝对接。
捕捉业态走势,渗入专业建设,这正是青岛求实学院拥有众多金牌专业的奥妙所在。
新闻推荐
产品名称厂家价格(元/吨)除草剂草甘膦95%原药山东润丰化工停报草甘膦95%原药山东侨昌科技停报百草枯42%母液山东科信生物化工1.60万百草枯42%母液山东绿霸化工1.60万杀虫剂吡虫啉95%原药山东联合...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