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德州电子商务产业园,记者见到了曹成坤。 70后的他,带着几分眼镜勾勒出的文气,谈起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来滔滔不绝。
回忆起自己创业,曹成坤一直追溯到2000年,他那时还在青岛大学读大四。国内互联网刚刚起步,人们的上网意识薄弱,物流、网上支付等关键环节也不健全,他认为那不能称之为电商。
“那时候电话线上网,不到10KB/S的速度。 ”曹成坤说,他和几位同学给其他公司做网站页面,还研发过“呼叫中心”系统,那是一种电话服务,类似电视购物。
“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你的态度决定了你成长的速度。”在曹成坤眼里,要做电子商务,并不是轻松的上上网、发发货那样简单。他建议,电商从业人员在发展初期就要弄清楚两件事情:一是产品消费群体的定位,二是产品品牌的塑造维护。前者是方向,而后者则是迈上发展征途的开端。
作为德州市电子商务促进会秘书长、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曹成坤,用本公司开发的源生活平台进行举例。 “源生活的服务对象是家庭和企业,定位是中高端消费群体。”曹成坤表示,在品牌塑造维护上,他们依托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3600个县市区建立的“源家园”电商基地,把“地标之都”产品体验中心设到每个消费者的“家门口”,以品牌产品为核心进行文化展示,实现了产品体验中心与线上视频网络有机结合。
曹成坤解释,实际上,国内外许多电商早已布局线下。因为即便是如日中天的电商行业,也难免先天不足:一是网络购物无法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二是电商一直致力于解决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当传统零售商也开始“触电”后,电商不仅没了优势,反而因为线下体验的短板,感到了竞争的压力。
“因此,电商要不断做大,建立体验中心、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树立品牌形象成为三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也是巩固自己消费群体的重要手段。 ”曹成坤说。□本报记者 王露 本报通讯员 燕守伟
新闻推荐
2015-2016赛季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常规赛已经临近尾声。在1月31日的第36轮之后,辽宁、新疆、四川、山东、广东、广厦、北京和浙江八支球队提前锁定季后赛席位。更加残酷的总冠军之争即将拉开序幕...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