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PM2.5季度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7%,PM10、NO2、SO2浓度也相应改善……记者昨天获悉,城阳区第三季度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全市第一,并因此获得了全市最多的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143.5万元。
补贴2000万治理工业废气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扬尘、机动车、生活源等。”城阳环保局工作人员说,今年供热期来临之前,青岛金田热电有限公司完成设备升级,新建两套SNCR炉内脱硝系统,对2台75吨燃煤锅炉原有静电除尘器改造为电袋除尘。项目改造后,燃煤锅炉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根据相关规定,该企业获得了补助资金910.2万元。
去年以来,城阳区发放市区两级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推进了17家单位31台锅炉的53个限期治理项目,淘汰燃煤锅炉17台,为辖区空气质量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对辖区内石化、有机化工、涂装、包装印刷、橡胶等行业的36家重点企业展开彻查,重点检查挥发性有机物,减少排放进而减少PM2.5的形成。
市政建设用上“防尘帽”
城阳区长城路贯通城区南北,是该区最重要的干道之一,于今年7月份开始进行拓宽工程,目前接近尾声。记者在长城路正阳路路口南侧看到,路两侧的渣土堆都用绿色的高密目网覆盖,远远看上去像一顶顶帽子。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说,这是为了防止渣土扬尘。
城阳区在长城路、硕阳路改造整治等市政工程建设中,对产生的渣土、泥浆等废弃物做到日产日清,确需暂存的渣土集中堆放并用密目网覆盖,并且每天对施工道路进行洒水降尘;在建筑工地上,今年共设置新型围挡墙5万余米,土堆覆盖9万余平米,硬化场内道路8万余平米,整理物料堆放区域300余处。
疏堵结合治理尾气排放
城阳区大力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对改进空气质量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截止到目前,累计投放自行车750辆,日均用车2000余辆次。按借车一次至少骑行2公里计算,每天可减少近4000公里的汽车尾气排放。
记者了解到,城阳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相对应的,该区对机动车污染排放治理的力度则一直加大。据统计,今年该区开展停放地车辆监督抽测183家次,抽查机动车1827辆;淘汰黄标车858辆,其中完成“黄改绿”治理车辆282辆。开展油气污染防治设施专项检查行动,限期整改6家,处罚2家;受理黑烟车投诉50起,办结率和满意率达100%。
(记者 王涛 通讯员 李政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早报讯 昨日,“2015中国清洁燃料发展论坛”在西海岸新区举办,与会专家对我国油气行业改革与清洁燃料发展的未来进行了深入讨论。记者从会上获悉,一种由“甲醇”混合“汽油”的新型清洁燃料亮相,不仅...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