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媛宋弢
今年冬天,对于我国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来说,注定是温暖的,因为“医养结合”首次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无疑给中国养老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3年前,青岛开始试点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并配套出台了相应的养老院护、医疗专护及康复治疗的医保补贴政策,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负责、融合发展、全面覆盖”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初步实现医、养、康、护一条龙服务。
六种模式满足各种需求
青岛福山老年公寓是岛城最早一批开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养老院里居住的600余位老人和家属为此获益颇多。
黄子英老人已年近九旬,入住公寓前就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经公寓科学、专业的评估后,老人被安排住进了“养医区”,除了日常生活、娱乐的专业护理之外,每天都有专业医生护士到床头为老人巡诊,24小时服务。
在李沧区颐居长者照护中心,入住的多为失能半失能、术后康复期、长期慢性病等老人,中心不仅为他们提供助浴、助餐、日托等服务,还在一楼设立了专门的诊疗康复区,每天有专业护工带领老人进行康复训练,监护老人们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问题随时可以提供紧急救治。居住在该社区的老人,即使在家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和微信平台呼叫专业的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服务,实现“楼下医疗,楼上颐养,辐射周边居家护理照料”的服务格局。
很多为人子女的市民表示,有了专业的24小时全天候医疗服务保障,老人在老年公寓才能吃得好、睡得香,不然一旦老人发生紧急情况得不到及时救治,后果将不堪设想,做子女的就无法放心把老人送到养老院。
目前,青岛市建立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联结合、养医签约、两院一体、居家巡诊”六种医养结合新类型,重点推进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鼓励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促进临终关怀服务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
先顶层设计后部门联合
在青岛,随着居民生活条件改善,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口的“三大”现象逐渐凸显,即比重大,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8.9%;数量大,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6万,80岁以上高龄老人24万;困难大,全市半失能老人18.6万人,失能老人9.1万人,老年人照料、护理和医疗问题日益突出。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写入市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市办实事,作为督查项目推进。2012年底,青岛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在明确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以及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后,青岛建立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按照部门职责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分工到25个单位,明确分工,落实到位。
青岛市人社部门牵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护理保险”),主要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福彩公益金等公益性基金两个渠道筹资,每年约有3亿元。目前,全市有36家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13家二三级医院、379家医保定点社区医疗机构开展了护理保险业务,其中有30余家医疗机构与60家未取得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签署了医疗护理合作协议,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青岛市民政部门则负责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养老机构开放办院,发挥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的辐射作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针对不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社区成立集文体娱乐、配餐送餐、医疗康复于一体的多功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托管照顾、午休餐饮、康复娱乐等服务。截至2013年底,全市建有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47个,参与活动的老人2万多名。
今年以来,青岛市卫生计生委又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出发,将患有慢性病、残障、大病康复期、绝症晚期的失能老人作为医养结合主要服务对象,创新医疗护理服务举措,满足了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共建医养康护全覆盖平台
“青岛模式”的医养结合,不仅做到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而且做到资源共享、相互融合,建成了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健康医疗为重点、以制度创制为保障的医养结合模式,实现了医养结合全覆盖。
首先是政策层面护理保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是面对所有参保人员的一种普惠性政策,主要保障参保群体中的失能、半失能人员的医疗护理需求,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多层次的医疗护理体系,构筑以社区和家庭为主体的“医养康护”一体化的服务平台。
其次在操作层面,医疗养老机构实现相互融合。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功能,引导特护和老护人员从医院向养老机构转移。而医疗机构则增设养老服务功能,促进医疗机构转型发展。最后在社区层面,青岛提出创建幸福家庭实现无缝服务,将服务对象延伸到周边社区居民,为居家养老包括健康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为患病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经过几年的医养结合实践,如今青岛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养分离的问题,有效地减少了医疗资源在部分人身上的过度浪费,而且整合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医疗机构充分利用闲置床位资源,实现了转型发展,促进社区定点医疗机构与暂不具备医疗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协作,推动养老机构从住房型机构向护理型、医护型转型,提高了传统养老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闻推荐
□杨晓东于京洲报道用电做饭、用电采暖、用电修船……这些曾是乳山市小青岛村126户渔民几代人的梦想。随着农网改造升级,特别是二批农网的实施,他们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与城里...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