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合”打破被动作为的困境
治安整治与源头清理相结合。“地毯式”铺开信息采集工作,从“难点”入手,将各派出所辖区配备设施陈旧、实有人口集中、流动人员复杂的开放式老小区作为信息采集的首要目标,稳步将采集覆盖面延伸至所有小区。以入户走访作为主要工作方式,按照每名社区民警每周完成不低于50 户的硬指标,力促社区民警“一沉到底”,深入居民家中,全面采集掌握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基础信息,为重点整治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
治安整治与警情研判相结合。建立健全日分析、周研判、月综合的研判工作机制,由分局指挥中心牵头,搜集、整理每日全区接处警情况、治安要情,分析研判刑事、治安案件的发案重点部位及时段,查找防范漏洞,提出打防对策。同时,建立局长指令制度,治安、派出所根据研判,梳理有效线索,主动作为、深度经营、精准打击,增强重点整治工作的实效性。
治安整治与民意导向相结合。坚持民意导向,密切关注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开展针对性强、见效快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回应群众期待。去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分局部署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对可能隐匿违法犯罪的重点部位展开无缝隙清查行动,先后捣毁涉黄、涉毒窝点 50 余处,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秩序。
“三张网”解除警力有限的束缚
广撒“地网”。在每个社区建立警务室、监控中心,配备巡逻车的基础上,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室盗窃、电动自行车盗窃等侵财型案件为切入点,大力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的物防设施,强力推进小区物防建设。成立 40人“防盗栓”安装队,深入居民家中免费安装防盗栓,目前已为全区群众免费安装“防盗栓”29.5 万余个。在全区 10 处复杂区域安装“三车”防盗地锁 500 余米,为社区、单位免费安装“爆闪警灯”2700余个,有63个社区完成“三车”停车棚建设,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密织“天网”。从服务实战出发,有步骤地开展视频监控建设工作。增加在小区出入口、主要通道、案件高发的楼宇门洞前的高清摄像头安装数量,调整探头位置,减少监控盲区,结点成线,组线成网,努力实现开放式小区视频监控全覆盖、治安防控无死角。在主要出入口、重要路段张贴醒目的监控区提示牌,发挥震慑犯罪的作用。目前,全区范围内重点部位均已安装了视频监控,智能比对、入侵报警等技防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治安防范效能。
巧布“人网”。坚持“警情指导警务”,将巡警、特警和派出所巡防警力向发案较多的部位或治安复杂区域重点投放,采取步巡与车巡相结合的方式,实行24 小时执勤巡逻制度,让警力比警情先一步到位。同时,坚持内外结合、监巡对接,各派出所安排专人监控值守,加强对重点时段、区域、人员的监控巡查,灵活调配巡逻警力,主动防范挤压犯罪,及时发现、打击现行,实现警力最大限度地压缩,效能大幅提升。
“三携手”破除一家之力的局限
充分依靠民力资源,在每个社区配备社区民警的基础上,紧密依靠街道综治办、居委会、小区物业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小区治安治理,吸收治安积极分子、老党员、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入安防。通过警民恳谈会等形式,由社区民警授课进行业务培训,使这部分社会治安辅助力量与专业警力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积极协助开展矛盾排查、纠纷调解、联动巡防等安全防范工作。
充分依靠治安志愿者。在日常警务工作中深入复杂场所,精心布建信息员和治安志愿者等“小帮手”,努力获取源头性、预警性信息,加强开放式小区信息控制,提升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效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打击。分局通过“小帮手”提供线索,成功预警并处置多起群体性事件,并在志愿者提供信息基础上精心研判,一举捣毁位于华城路某小区内的赌博窝点,抓获嫌疑人 14名,实现由“被动伏击”到“主动打击”的转变,服务案件查处。
充分依靠宣传发动。通过主题宣传日、张贴警示标志、发放“平安小区”宣传手袋等形式,向广大居民群众开展“平安小区”建设宣传,大力倡导共建和谐理念,转变小区居民的观念,树立“主人”意识。以警务公开栏、悬挂横幅、警民微信群、QQ 群、“城阳公安”微博等网上网下平台为宣传载体,及时通报辖区警情,披露违法犯罪手段,传授安全防范要领,共筑全民安全防范围墙。【栾云海 张琼文】
去年以来,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结合社区治安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以实施“五个一”工程(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个警务室、一辆巡逻车、一处监控中心、 一位社区民警、 一支联防队伍)为契机,创新推出“三三”举措,有力提升了辖区治安防范和管理水平。
公安一线·经验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全省检察机关2015年度工作创新成果评选揭晓,经过严格初审和公开评审,并经省检察院党组研究决定:东营市检察院《建设同录中心,两级一体运行,用信息化助推司法办案...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