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兴
2009年起,省老龄办联合省发改委、省统计局开展山东省长寿之乡命名活动,截至2015年10月,单县等10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山东省长寿之乡。今天,我们撷取10个山东省长寿之乡的风采,以飨读者。
单县
单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中原锁钥,四省通衢”之称,因舜帝的老师单卷而得名。2009年10月,被命名为首个山东省长寿之乡。截至2014年底,全县百岁老人168人,占总人口的13.5/10万。
从宏观角度讲,单县长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县地处平原,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到33.2%,处处树木成荫,“白天不见庄,晚上不见光。平原有森林,森林有村庄”,是对单县绿化的生动写照。这里水质优良土地肥沃,草木丰茂,物产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从个人角度讲,单县的长寿原因,主要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豁达的心态。单县人具有勤俭持家、少荤多素、生活规律的生活习惯;具有讲究礼仪、孝亲敬老、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具有为人实诚、说话实在、工作实干的鲜明特征。
为发挥长寿之乡品牌效应,单县深入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开发青山羊、罗汉参等长寿食品,积极打造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的服务平台,将单县农特产品拧成一股绳,集中对外推介,扩大了农产品的影响力,增加其长寿附加值。同时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浓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游、善文化游、古城文化游,为旅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青岛市城阳区
青岛市城阳区东临崂山,西傍胶州湾,户籍人口41.4万,百岁老人60人,占户籍人口的14.49/10万。2009年12月,获山东省长寿之乡称号。
城阳区长寿与和谐的自然人文环境和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分不开。城阳区位于北温带季风区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在11—12℃。依山傍海,山珍、海味、五谷、蔬菜是这里的主食,水质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形成城阳区老人长寿的特定因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是城阳区老人长寿的主要因素。1994年建区时,全区生产总值30.9亿元,到2014年达到834亿元,是1994年的27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城阳区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建立健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同时,8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100元,“五保”老人全部实行财政供养,经济困难的独居老人由政府出资实施“居家养老”等。长效化开展“行为养成、好人评选、优化环境、志愿服务”四大行动,社会敬老之风日益浓厚。
乳山市
乳山市因境内“大乳山”而得名,户籍人口56.2万,百岁以上老人73位,2010年5月荣膺山东省长寿之乡。
乳山获得长寿之乡荣誉称号,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位于北纬37°的胶东半岛黄金南海岸,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空气质量常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近海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3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得益于健康安全的饮食文化。农副产品、海产品种类齐全而且品质优良,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和问责机制,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认证达到150个,为健康长寿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产业基础。得益于悠久仁爱的敬老传统。以“孝亲敬老”为主题,开展了“十大孝星”、“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使孝道文化这一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
近年来,乳山充分发挥长寿之乡的品牌效应,把健康养生产业作为区域支柱产业来培植,重点打造以牡蛎、大姜、绿茶“乳山三宝”为代表的长寿食品业;大力发展专业机构型、季节互补型、休闲度假型、疗养基地型、医养结合型五种养生养老新模式,培育了东方国际养生园、香港平远国际城、银滩老来乐等一批社会资本参与的高端养生养老机构,创树了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乳山模式,擦亮了养老之都、养生天堂品牌。
平邑县
平邑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著名思想家曾子、仲子,近代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左宝贵均诞生在这里。2010年10月,荣膺山东省长寿之乡。
蒙山为著名的养生福地、长寿之乡,涌现过一批又一批的长寿老人。通过对近百名百岁老人饮食习惯的调查发现,他们食物以五谷杂粮为主,粗粮细作,并辅以薯类、蔬菜瓜果。这种膳食脂肪少,膳食纤维多,营养全面丰富。脂肪以植物来源为主,间或吃些动物脂肪,当地特产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其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并常食豆类、新鲜的野菜山果。几千年来逐渐形成一整套合理的膳食习惯,即谷物为主、副食杂进,粗粮为主、细粮为辅,有荤有素,素食为主、生熟互补、寒热适当、干稀搭配、有菜有汤。
平邑县每年举办长寿节,组织各类文艺汇演等活动,目前已举办八届蒙山长寿节,参与六届长寿论坛,影响越来越广,提高了人们对长寿文化、内涵、意义等的认知度,得到各界广泛赞誉。近年来,平邑县依托长寿之乡品牌建设,大力推进老龄产业发展,主要利用蒙山长寿、九间棚知名企业进行长寿研究、长寿产品开发,推动长寿之乡品牌建设,进一步促进老龄产业发展。
费县
费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环境优美,生态怡人,是中国板栗之乡、核桃之乡、西瓜之乡、观赏石之乡。2012年9月,费县被命名为山东省长寿之乡。
费县寿星多,首先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费县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费县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费县人喜欢土生土长且富有营养价值的绿色食物,长期以来形成了“主食小麦、喜食杂粮、素荤交错、清淡膳食、结构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同时,喜欢劳动和乐观豁达的心态也是费县人健康长寿的秘诀,许多80岁以上的老人坚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他们心胸宽阔,为人平和。此外,政府努力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着力推动长寿产业发展,也为费县百姓提供了长寿的良好条件。
费县把“长寿资源”作为一种资源优势加以利用,积极打造“生态费县,长寿之乡”品牌;深入挖掘和利用费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各具特色的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特色文旅寿养产品品牌;每年举办中国(费县)国际观赏石旅游文化节,将“长寿之乡”品牌和旅游强县结合起来,不断扩大费县“长寿之乡”品牌影响力。在全国首次提出了“文旅寿养”理念,并制定了文旅寿养产业发展三年规划,着力打造长寿养生经济板块。
蒙阴县
蒙阴县是典型的山区、库区,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4%,境内有较大山峰520多座,有5公里以上的河流44条,基本没有污染企业。境内四季分明,环境优美。2013年9月,被命名为山东省长寿之乡。
蒙阴县注重长寿文化的宣传,在县城、乡镇驻地主要路段悬挂了山东省长寿之乡醒目标志,制作一批高质量的公益广告及外宣品,借助招商引资活动、旅游宣传活动等时机广泛宣传。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养生农业、食品加工业、医疗保健产业、养老服务产业等企业。
费县重视山东省长寿之乡品牌的开发和利用。据统计,2013、2014年,来蒙阴旅游人数分别为352万人次、3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2亿元、23亿元,2015年上半年已达到206万人次、12.3亿元。2013年,全县生产优质果品23.5亿斤,实现产值46.8亿元;2014年,生产优质果品25亿斤,由于在销售中加入了长寿之乡元素,果品产值突破52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5.2亿元。2015年以来,全县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新建扩建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总投资2.52亿元,新增床位3236张。
枣庄市山亭区
枣庄市山亭区,地处沂蒙山区西南麓,森林覆盖率达56.6%。截至2014年底,山亭区常住人口为47.1万人,百岁老年人39名。2014年9月,被命名为山东省长寿之乡。
优美的环境、和睦的家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乐观的心态是山亭老人长寿的秘诀。身居山区里的老人,吃的多是自己种的谷物蔬菜,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饮食清淡,定时定量,喜欢吃粥和喝汤。即使是年逾百岁多数生活仍能自理。还喜欢做些轻便的家务,洗衣做饭,为儿孙们看管孩子,有的甚至依然上山,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山亭区开展了系列活动来放大长寿之乡的品牌效应。发行“长寿山亭”旅游年卡;推出“长寿宴”;建设城头月亮湾景区“百寿图”福寿文化景点;叫响“寻梦台儿庄,休闲到山亭”、“生态山亭,长寿之乡,常来长寿”、“山亭住一年,多活一百天”等宣传口号;打好“生态文化”、“长寿文化”两张牌,大力实施以打造一条长寿文化街、一个长寿文化广场、一条长寿旅游线路、一台长寿文化节目、一套长寿系列食品和纪念品等为主题的“五个一”工程,2014年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重点扶持长红枣、板栗、火樱桃等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已建成火樱桃等十大特色优质林果基地46万亩,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97个,农产品加工总产值50亿元。
金乡县
金乡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大蒜之乡、中国诚信之乡。全县常住人口64.7万,百岁老人67人,占10.35/10万。2014年9月,被命名为山东省长寿之乡。
特色鲜明的农产品资源,夯实了金乡县长寿之乡的物质基础。金乡地处鲁西南平原腹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质肥沃、雨水充足,孕育了大蒜、圆葱、金谷、辣椒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全国全省重要的有机、绿色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生态宜居的城乡环境,是金乡县老年人长寿的外部条件。金乡生态环境优越,全县境内共有24条河流,具有江北城市极其少见优越的水生态环境,并且水质呈弱碱性,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金乡县绿化率高,累计投入近20亿元,先后改建或新建公园、广场近50处,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32平方米。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污水处理一体化等惠民工程,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个,2014年大气优良天数达347天,被评为中国宜居典范县。大力发展老龄事业,为老人长寿提供保障。免除了70岁以上老年人新农合个人交纳费用,为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为全县80-89岁、90-99岁和百岁以上老年人,分别按照每人每月20元、50元、400元的标准发放高龄补贴,将4000余位60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东明县
东明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总人口80万,是国务院命名的西瓜之乡、武术之乡、书法之乡、戏曲之乡。2014年9月,被命名为山东长寿之乡。
东明县获评长寿之乡,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东明县是全国著名的平原森林县,绵延62公里46万亩的黄河滩区空旷壮美、植被茂盛,水质清洁,空气清新,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得益于良好的人文环境。东明是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故里,流淌着灿烂的文化血脉,民风淳朴,敬老氛围浓郁,尊老敬贤、关爱老人成为社会风尚。得益于良好的社会保障。东明县经济条件较好,城乡居民收入一直位居菏泽前列。注重改善老年民生,在菏泽市率先发放高龄补贴。县财政坚持每年拿出100多万元专项资金发展老年事业。
东明县获评长寿之乡后,带来了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东明县大力开发富有本地特色、实用性强的长寿产品,初步开发了5家企业的近20个长寿产品,规划长寿文化旅游产业园2处。广大群众敬老爱老的观念正在逐步加深,敬老爱老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蓬莱市
蓬莱市,地处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二海,总人口44.9万,百岁以上老人34人。2015年8月28日,被命名为山东省长寿之乡。
蓬莱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6天,优良率70.1%。有山海自然风光和百里黄金海岸,有绵延百里的生态谷,有平山河湿地公园,有胶东半岛面积最大天然氧吧——艾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48.03%,林木绿化率4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4平方米,空气清新纯净,是消夏避暑的胜地。蓬莱是全国优质红富士和海珍品产区,盛产海参、鲍鱼、对虾、扇贝等,为蓬莱人延年益寿增添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依托山东省长寿之乡品牌,蓬莱市将进一步挖掘福寿资源,宣传长寿养生文化,培育长寿产业,着力打造智能养老产业、养生度假和长寿之乡旅游等品牌;确立了“人间仙境、长寿蓬莱”旅游品牌,加快旅游资源整合,打造高层次旅游产业;大力开发绿色食品和长寿产品,大力宣传推介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蓬莱葡萄酒、蓬莱苹果、蓬莱海参等产品。
新闻推荐
开篇语质量是建筑的生命,百姓关心、政府重视、社会关注。2014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的意见》。9月,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打响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经过一年...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